行军散的配方合共八味,分别是:麝香、牛黄、珍珠、雄黄、硝石、硼砂、冰片和姜粉,以上各取一钱研极细如扮、再合研匀。
能通关开窍、解毒辟秽,治暑热恶邪、头目昏晕,以及腹肚绞痛、呕吐泄泻、四肢厥冷等危机之症。
每服一钱,以水调下,亦可用来点眼、去风热翳胀,搐鼻、辟时疫之气。
相较来说,那避瘟丹的方子就稍复杂些:
取用红信石一钱,紫苏、薄荷、连翘各二两,香附三两、分别用盐水、醋、酒三制,苍术二两土炒、白扁豆二两炒至泛黄,麦冬一两去心,管仲八两洗尽煎做膏,藿香叶一两晒燥,降香末和山楂肉各三两。
将以上研磨为细末,用生姜一斤捣汁拌入药内,在蜜炼为丸,朱砂飞净为衣,每丸如黄豆大。
用时以温汤送服,每回一粒就能见效,重症依情可服三到五粒,孩童和孕妇减半。
这药方都是杏林世家代代相传的,陆商准备好用料后,就按着云秋教的说辞回了朝廷,献上药方后,又公开誊抄送给京城各处的药局。
朝廷对于陆商的做法很是赞赏,尤其是御史台的那些言官御史,他们才弹劾了韩硝那种什么都要大包大办的人,所以很欣赏陆商的大气。
而京城里,那些暗中刻薄中伤善济堂的声音也渐渐消失了。
不少药铺都派了自家的大师傅到善济堂来,有的为显尊敬是老板亲自带着伙计们前来,都说是想要请教陆商两种药的制法。
经过这些事,陆商的心态也渐渐放平,好像又回到了从前他跟着父亲在大江南北做游医的时候:
不再是需要牵扯朝堂党争的陆院使,也不是南漕村心有执念的疯老头。
他和颜悦色地对待每个上门之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即便对方派来的是小学徒,他也是耐心地一遍遍教,记不住地还让陈勤单独写一张方子给对方带上。
那几个小学徒被他这般认真的态度弄得诚惶诚恐,回去禀明自己大师傅后,那些药师、掌柜和老板也汗颜,又带着东西来酬谢陆商。
一开始,几家大的药铺、医馆老板并不相信善济堂会如此好心。
他们拿着行军散和避瘟丹的药方后,专门派人高价往码头船工手上购得两份善济堂自己制好的药包和胆瓶。
请来道实药铺、毛|家生药铺和保和药局三家的大师傅仔细辨认,竟然发现里面的用料和陆商给出的方子一模一样:
多一味不多,少一味不少。
那几位老板面面相觑,皆是羞愧地低下了头,觉着他们是小人之心度了君子之腹。陆商和善济堂当真是想分享好药方,没藏私、也不没故意隐瞒。
不过几位老板还是忍不住好奇,商量着派了毛|老板作代表去善济堂走了一趟。
毛|家生药铺在城北和宁坊三家桥边上,是京城里的老药铺。
毛家人一辈传一辈,比照这《史记.滑稽列传》定下了属于他们的“三不欺”原则为:不欺生、不欺熟和不欺贫弱。
当然,史记中司马迁总结的“三不欺”是指三位不同的政治家所用的不同施政手段:
子产是用仁明而百姓不能欺、子贱是清净无为而百姓不忍欺、西门豹严刑峻法而百姓不敢欺。
毛|老板带了好茶,还带了几样名贵的药材,专程坐在善济堂旁边的分茶酒肆里等到了日落时分、陆商不那么忙的时候。
他上前拱手、自报家门拜会,讲清楚来意后,陆商忙给他迎进堂内。
不过老爷子也不是一般人,他给毛|老板看茶后,就拒绝了他带来的那一饼茶叶,“您呀,下回来您不如提二两烧酒。”
烧酒是京城里最便宜的一种酒,不需要凭引,路边的小摊也能卖。
毛|老板愣了愣,而后明白了陆商的意思,他哈哈一笑,给那些东西放到一旁,说出了他们几家店铺老板的疑惑:
“您这样,自家不是亏了么?”
做生意就图个独家、字号,就算是他们毛家生药铺也有一两样密不外传的方子,杏林陆家是家传渊源很深,但也不至于这样拿出来公开分享。
“不怕您笑话,我们私下里已经议论您好久了,实在是想不透其中的深意,今日特来讨教,还请老先生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