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瞧她身形壮实、脸色红润的样子,也并不像是有暗病, 倒可能是她背上的孩子。

云秋这儿正想找借口避一避庄上这位姚老板,妇人出现的时机好,他便扯过来点心指了指对面妇人的背影,两厢配合下, 暂得脱身。

妇人果然是来给孩子看病的, 这会儿已经由小铃铛引着进内间, 听见云秋他们的脚步声, 妇人还警觉地回头看了一眼。

对上那双圆睁的虎目, 云秋立刻报以善意一笑。

妇人皱了皱眉, 不知为何一个陌生的年轻公子要对她笑。倒是在前面引路的小铃铛探头发现了云秋, 叫了一声:“云老板。”

这是善济堂的规矩,冲着外边儿的人, 一律管云秋叫老板。

妇人见是医馆相识的人,便收起了浑身的戒备, 也冲云秋点点头后,由小铃铛引着进了内间、拉起垂帘。

外柜后站着的是薛洋,他还有两笔账要对, 给云秋见过礼后就抱歉地喊了小左出来陪着云秋。

陈勤不在, 请了三日告假,说是要准备办喜事。

原来前些日子, 李大娘给陈勤说了门亲,相看的是清河坊崇礼斋学正的长姊。崇礼斋是京城府学之一, 内设教谕、博士、录正、出纳、学正等职。

这位学正姓关,是外乡人,少年时父母双亡,全仰赖姐姐辛苦给他拉扯大,后来中举后便被分到了崇礼斋,他也就给姐姐从老家接了过来。

虽说学正只是九品小官,但到底算官场里的“老爷”。原本陈家是攀不上这样的亲的,可那位关小姐早年嫁过人,那人性子恶劣虐打家眷,所以后来关先生中举后就和离了。

大抵是因为这样的缘故,关小姐一直不愿再嫁,只扮做寡妇模样深居简出在崇礼斋后巷的一间小平房里。

崇礼斋的学谕老先生有回摔伤了腿,是陈勤帮忙给送了回去,因此和这位关小姐有过一面之缘,当时陈勤看她鬓边戴白花,只匆匆点头就送了人进去。

反倒是学谕老先生看着他们起了做媒的心思,派人打听清楚陈勤在京城的营生之后,又托人找出来这年轻人当年秋闱应试的答卷。

字迹工整、词句通顺,虽然政治眼光略显稚嫩,通篇下来却无一处修改,看得出来是个有主意的孩子。

学谕有了此意,又找来关学正细说了说这事,学正也正替姐姐着急。不过他尊重长姊,并未完全应承,说要回去问过姐姐心意。

关小姐对这门婚事原本是拒绝的,可是某日秋雨急,崇礼斋附近的教忠河大水漫灌,让外出的关小姐和其他几个老妪、小姑娘一起被困在了食肆。

眼看食肆就要关门闭店,她本来想着咬牙淌水过去,结果陈勤就卷裤腿下了水,挨个给那些被困在远处的老人小孩背了出去。

对着她也是恭恭敬敬的先唤了一声夫人,然后手脚上很规矩地给她送到了崇礼斋。几个老太太还想拉他上家坐坐暖身,他却摇头拒绝,转身又帮了最后几人才走。

也是那件事后,关小姐就应了这门婚事。不过她到底是经过了许多事,口上虽然应承,却还是多心先请陈家父母和陈勤过来看看。

毕竟她成过一次婚,年岁也大了些,比陈勤还大上五岁。

没想李大娘见面就给她塞了好些田里的土产,看样子是很中意这门亲事,陈勤也是全程低着头,脸和耳根臊红,不太敢瞧她。

云秋听着小左这样说了一番,也跟着笑起来,“那挺好。”

“您回来得及时,喜日子就定在月底鸡日,城里学正的意思是不大办,怕他姐姐挪不开面儿,但李大娘在村里请酒,要热闹做三天席。”

这是好事、喜事,云秋立刻吩咐点心记得备礼。

这般闲聊了一会儿,尤雪和里头那妇人也走了出来,孩子也暂时被妇人抱在怀里,并没有背到背上。

云秋偷偷观察了一眼,发现那孩子两岁左右,面色无华、体型干枯羸瘦,头上的毛发也是稀疏枯黄,看起来好像病得很重。

但细听之下,尤雪却是在安慰妇人:

“您别担心,小儿疳积是寻常症候,之前地方上的大夫应当是没有仔细辨别肥热疳、瘦冷疳,用药太重反而加重了他的病情,您按着我这方子慢慢调养就是。”

“多食多便是因为病症的缘故,您也不必着急上火,按着我刚才教您的法子轻轻推揉就可。之前您就是给孩子吃得太多了,才会教他肚腹臌|胀。”

尤雪又细细叮嘱了一道汤方如何服用,然后又看着妇人关切了两句,“您也别太劳累了,若实在不方便,药我们这儿也可替煎的。”

妇人千恩万谢,说她一早在西北听闻善济堂之名,看着孩子每日明明吃得很多却日渐消瘦,遍寻大夫越治越病,最后才下决心来京求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