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马氏小声嘀咕一句:“那是偷学肖喻的。”
王父和王母没有听到,继续夸奖王大集。
王大集志得意满地拍着桌上的铜板,道:“照这样卖下去,咱们收入不会比望月酒楼差!”
王父王母附和。
“想得太美了。”马氏接一句。
“你说什么?”王大集问。
马氏看着王大集道:“相公,做吃食,靠的是味道,不是价格便宜。”
“咱们的包子、粥和胡辣汤味道不好吗?”王大集问。
“今日大家都夸呢。”王父无条件站在自己儿子这边。
王母更是连连点头。
王大集也听了一早上的赞美,道:“这么好的口碑,三日之后,恢复正常价,生意肯定一样的好!”
马氏解释:“客人得了便宜,讲几句场面话,当不得真,咱们要是和小河子早食店价格一样,肯定卖不过他们的,更不可能和望月酒楼比。”
王父闻言脸立马沉下来。
王大集脸色铁青:“你是不是就见不得我好?”
“我不是”马氏试图解释。
王大集直接打断马氏:“我们的包子不比他们的差,我们的胡辣汤和他们一样的味道,你别忘了,我们还有招牌粥,哪一点比他们差了?”
“同样的价格,我们也是有优势的。”王父接话。
听父子俩这么一说,似乎有点道理,马氏也有些怀疑自己的想法了。
王母直接呵斥:“头发长见识短的货,有空说风凉话,不如去庙里拜拜,生个孩子才是正经的,不争气的玩意儿。”她瞥一眼马氏平坦的肚子,满满的都是嫌弃。
孩子是马氏的痛点,她下意识摸了摸肚子,默默低下头。
王大集一家三口继续沉浸在喜悦之中,计划着明日做更多的包子、粥和胡辣汤,抢占更多的客人,打响“大集早食店”的名头,这样他们恢复正常价格的时候,就算流失一部分客人,留下来的数量也是可观的。
于是第二日,他们真的多做了不少包子、粥和胡辣汤,确确实实吸引更多的客人,得到数不清的夸奖,他们越发自信了。
收拾碗筷的时候,王母抬抬下巴,示意王大集爷俩看看斜对面的小河子早食店,她像是发现什么好玩的似的,捂嘴偷笑:“这都巳时了,他们门口笼屉里还冒着烟儿呢,可见还没有卖完。”
王父嘲讽道:“上哪儿卖?客人都来我们这儿了。”
王大集看到肖喻那边冷冷清清,笑了。
“姓肖的那小子,八成要哭了。”王父喜道。
王大集听言更高兴了,也不去计较肖喻害他摔下树了。
然而肖喻非但没有哭,反而因为今日店里轻松,和明河、蛋子玩闹起来,下午的时候,他拿出买来了绘画书,和两个孩子一起学习,心情一点也没有受生意的影响。
次日他主动减少胡辣汤和包子的量,于是不到辰时就卖完了,他也没有什么事情要忙,就带着两个孩子去看看月娘和小娃娃。
路过大集早食店,王父、王母把下巴抬的高高的,好像他们打了胜仗一样。
肖喻舅甥三人根本就没有看他们,来到宋三武家,见到了坐月子的月娘和小娃娃。
柳氏特意抱出小娃娃给明河和蛋子看。
明河一下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