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夫郎养我众将士 稼禾 1331 字 6个月前

收谷子、收麦子,地里春季种下的庄稼都要趁着这个时候赶快收割下来,晒干,贮藏。

太阳依旧热烈,农人躬耕,不畏炽热的阳光。紧盯着地里的庄稼。

沟壑满布,泥土一样颜色的手捡起地里掉落的穗子,一粒不放。

北边大营。

焦西河站在路边,看见风吹麦浪,晒得黢黑的脸上尽是笑。

他手下专门负责屯田的将士们尽数下地,以一个个方块形状的地块为单位,各自收割而去。

天高旷远,蓝色干净得近乎透明。白云团团,像草原上的绵羊,三两只在这方天幕落单。

阳光正好。

“将军!你也要下地?”焦西河有些懵。

燕戡:“废话那么多,快点收。要是有一点损失,你每天少□□。”

“那可不行!”

戚昔撑着燕戡强制塞到手里的伞,闻言笑了一下。

他撑伞绕着田块一一去瞧。阿兴跟在他身后,吧地说着这边的情况。

戚昔是第一次来,与这边比起来,府里的那点地简直不值一提。

几百亩的地格外平坦,长河弯弯如一条银链从中间流经。两岸的谷子硕果累累,金黄灿烂。风拂过,满是谷子的清香。

“这边的地厚,但缺水。所以往年也种不出多少粮食。今年肉眼瞧着是要比去年壮实些,就是不知道最后能得多少粮食。”

阿兴长叹:“要是这里有大清河那么多水就好了。”

戚昔问:“往年亩产多少?”

“一百斤出头,百五十斤都没有。”

谷子,也就是没脱壳的粟米。在戚昔的上辈子,普遍一亩地能到四五百斤,现在的一百出头。比较起来,上升的空间挺大的。

戚昔安慰他道:“要是一直好好保持肥力,再选育良种,慢慢的就会看到效果。”

这里的土层厚是个优点,就是缺水。

这个地方有一条山上来的河,里面的水是雪水。将士吃喝跟种庄稼都是靠着这个。

单靠这一条河来灌溉这一大片的地,时间长了,河水不至于断流,但流量肯定要少不少。

就像阿兴说的,这里有大清河那么多水量就好了。

大清河是北地最大的一条河,从却蒙山发育,一路汇聚各个支流,往东北而去。

戚昔望着这连片的地,看着人若小小的蚂蚁一样在其中劳作,就为了一口吃食。

他眼珠微动,轻声道:“其实要是有那个余力的话,可以修水渠。将大河里的水引过来。”

“郎君有办法!”

耳边炸响,阿兴兴奋的声音闹得戚昔有点耳朵疼。

戚昔偏了偏头,无情打破他的兴奋。

“没那么容易。”戚昔回看,目光落在了地里忙着收割的燕戡身上。

“若真要开始,无疑是个巨大的工程。一年两年都不一定行。”

造大坝,建水库,挖水渠……在这个地方,无论哪一项都要人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