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对赵国王室有多少忠心不好说,但对士兵和百姓,尤其是代地的百姓,非常上心。

他努力抵御匈奴可不是为了赵王,而是为了底下挣扎求生的黔首。

有这样大局观的将领,培养出的副将自然也不会太差。

只要李牧还在,他们就肯为了黎庶让步。哪怕要自己交出兵权回老家,他们也是愿意的。

当然,李牧不在了那就另说。

扶苏挑眉:

“他们竟也不记恨赵葱二人抢了李牧的主将之位?”

要不是为了给赵葱二人让位,李牧也不会被召回邯郸,险些遇害。

桓齮解释道:

“公子有所不知,那赵葱和颜聚很擅长装模作样。他们做出一副被迫的样子,把罪过都赖到赵王头上。”

分明是赵国贵族为了捧自己这边的将领才送他们过来的,但他们非要说是赵王忌惮武安君,临时拉了二人顶上凑数。

扶苏对这两个小人物没什么印象。

上辈子赵葱好像是接替李牧之后没多久就战死了,颜聚则趁机逃亡。但后来还是和赵王迁一起被俘虏了,没什么好下场。

所以扶苏还真不知道他们挺能演的,配合着郭开,短短时间内就得到了副将的信任。若非如此,副将们也不见得肯在离开前帮忙稳定军心。

“公子来的时机正好,我等正在商量何时出兵大破赵军。”

副将们走了,赵葱和颜聚能力不行,不足为据。他们打算趁此机会猛攻赵军,不给他们拖延时间的机会。

赵军就是想拖过春耕,觉得这样可以威胁到秦国。秦国虽然不怕这个,但能速战速决,谁不乐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