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就是典型例子。

赵王迁从小就被忽悠瘸了,几乎堪称郭开一手带大的。

他爹还算半个聪明人,为了防备李牧和长子赵嘉联手,于是打压赵嘉废长立幼。结果忘了他的小儿子压不住郭开,赵迁就是个普通人,可能比普通人还要笨一点。

这就是为什么大争之世,君主不仅不能是个昏聩的奇葩,还得不平庸才行。

大一统王朝好歹没有别国使绊子,君主平庸也就平庸了。朝中臣子自己内斗不一定会把国家拖垮,毕竟忠臣又不会被排挤到不存在的别国去。

只有一个王朝能选,那就只能在这里死磕。忠臣会拼了命地把奸佞干掉,而不是战国这种“这个老板不行我就去别家看看”。

两个公子探讨半天,觉得自己对战国这摊浑水有了更多的了解。

十四公子陷入沉思:

“我大秦以往也有平庸之主,为何没有落入六国的境地?”

十五公子想了想:

“可能因为那个时候秦国也没什么人才能外流吧?”

就没听说过哪国有很厉害的人才,以前其实是秦人,在秦国待不下去所以过去的。

平庸之主因此没什么存在感,即便出了昏君也闹不出大动静来。顶多在关中为非作歹,又祸害不到别人家。

哪怕祸害到了,秦国地理位置太好了,别人觉得这里没油水。攻打过来秦国就躲在函谷关后头龟缩,费劲巴拉打半天捞不到好处,各国也就懒得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