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个程度得桥松再经历至少十几二十年的学习实践才能达到。

不过扶苏没有从这方面反驳王绾。

没那个必要,父亲心里很清楚这些,王绾糊弄不了人。而王绾自己,他思想固执,从这方面是劝不动的。

扶苏换了个角度询问:

“王卿可有考虑过,周武王还曾分封过有功之臣。倘若大秦也要分封诸子,你要如何安抚功臣们?”

公子们相对来说好拿捏,封地更容易收回。但功臣就不一样了,总不能叫父亲卸磨杀驴吧?

扶苏是万分不愿意父亲身上担这个骂名的,而且父亲也不是那样的人。于大秦有功的臣子自该尊享晚年、荫蔽后人,父亲不肯做卸磨杀驴的事情,扶苏也不屑于如此。

倘若叫后人知道他扶苏干出过在父亲死后忌惮功臣的事情,他有什么脸做父亲的儿子?那岂不是给父亲蒙羞?

王绾也想过功臣的问题。

他谨慎地说道:

“我等臣子虽于社稷有功,却更在意大秦江山。分封不过权宜之计,如何会挟功要赏、辜负王上的看重?”

扶苏只是微笑。

你王绾有那个高尚的情操不要封地,别人呢?你能代表所有人吗?

王绾只好说出下下之策:

“臣下自然也是不敢忤逆君上的。”

言下之意就是只要秦王政不愿意分封功臣,那么臣子也不敢有什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