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天幕所言都是真的,北上就是关键节点——扶苏以为,如果北上只是导致自己死掉,那他八成还是会去。

但是不然,北上是导致后面沙丘之变的关键事件,也是大秦衰亡的先兆,他就必须得好好考虑,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那么,我们就得往后找可能的转变点——假诏书。这也是后世对扶苏最为不解的一段,为什么一纸诏书让他死,他就痛痛快快地抹脖子死了呢?】

扶苏: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其实我还挺爱惜生命的。

胡亥:赵高真是太可恶了。

始皇帝:儿子们都有点轴,怎么办?

【每个人的选择都离不开内心与外界的环境影响,扶苏既然曾经能直言进谏,理当是个有主见的人。那么当时的外界环境或许就不容乐观,试想,如果使者带来的不止是假诏书,而是真毒药呢?】

【明刀易躲暗箭难防,一个皇子的死亡,若是说成自杀,大概比他杀会更好听些——而且后世也需要这样一位宽仁的皇子形象,因为究其根本,这个问题的点在于:一位宽仁的君主,对国家内部运作的影响有多大?】

扶苏看得很认真。

他的心里对这种事物的接受程度,比他预想的还要高。或许是这位女子的很多话,都戳到了他的心里,让他不禁停下来思考——如果他继位后,是否能将大秦延续下去。

他知道此刻的大秦内部出了问题,比方说李斯一派,这么多年和他越来越不对付,而他也不推崇李斯那套“严刑酷法”,但不得不承认,这一套法律制度确实在统一六国上有很大的帮助。

那么他继位以后,要怎么完善律法,才能更好地贴合国情,才能更好地统治原六国百姓呢?要如何有效地推广才能不引起百姓的反对呢?

另外大秦才结束连年征战不久,正是要往和平安稳发展的关键时候,各地都有不少的积怨,要如何稳住民心,要如何过渡呢?

这些问题本来没有被提及,一方面是扶苏从未到达君主的高度,也无法站在高位上去想这些,另一方面就是始皇帝的统治下,这些问题还在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