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坞里停泊着四五艘已经成型的大船, 还有三四十艘中小船, 只等着交货下水。
两人到的时候, 赵蕊没在工地上。
赵蕊手下的工头见到县令和夫人过来,赶紧上前迎接,别人不知道,他当然知道船坊有三成股是眼前这两人的。
而且一年多以前,他们哪里能建得了如此的巨型海船,全赖这位苏姑娘的指导,打造了巨大的“起重机”,帮他们解决和改进了船舶的抗沉性和稳定性等不少问题,这才有了眼前这样一幅壮观的景象。
有了这些技术加持,别人用一两年才能建造一艘大福船,他们门头船坊七八个月就能下水了。
工头看着苏韵,仿佛瞻仰神祇一般,难以遮掩内心的激动。
苏韵让工头带着两人到船坞周边去走了一遍,又问了当前的造船进度。
几人正说着话,不远处有两人正打马靠近,远远望去,前头的那位正是赵蕊。
赵蕊也见到苏韵二人,赶紧策马靠近,从马上下来后,上前冲着二人行礼,“大人,苏姑娘,今日怎么得空到船坊来了?”
“来看看进度,还要安排打造一批马船。”
“马船?”
“就是专门用来运马的快船。”苏韵说着,从袖子里掏出已经准备好的手稿道,“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每艘马船载一纲,大约要三十艘。”
每百匹为一纲,一艘船能运一百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