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贩的脸色已经白了,汗珠从额头滚落。妇人跟着在旁边扯女孩坐下,女孩甩开母亲的手,倔强地仰着头,对上简清眼神,继续道,“不是这样的!你做饭很好吃,笑得也很好看,一点都不嫌弃我们穷,还、还会给我煮长寿面吃,不该这样被他们抹黑!”
简清忍不住笑了,道,“说什么孩子话。快吃面吧,再不吃就要凉了。”
女孩呆呆看着简清转身离开,直到被母亲拉着坐下,简澈默默递过来一方粗布帕子,她这才发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泪流满面。
乔菜贩看看女儿,再看看简家姐弟,一跺脚,连刚送上来的菜都顾不上吃,便去追简清。
女孩拿着筷子,夹了一块鳝鱼给母亲,自己舔了舔筷子尖的油花,端起碗小口小口喝起汤来,碗沿遮住了她的脸庞,女孩哽咽着说道,“太辣了。”
爆炒鳝鱼的辣味被长寿面清淡的鸡汤醇香冲淡,女孩的眼泪一滴滴砸进碗里,真、真好吃。
----
乔菜贩在简清重新进厨房之前拦住了她,“简小娘子留步!”
简清回头,有些诧异地望向他,“阿叔何事?再不去吃,菜就要凉了。”
乔菜贩抹了把汗,躬身一礼,苦笑道,“小女不懂事,还请小娘子勿怪。先前婆娘听了传言有所误会,但这几次往来下来,她也晓得了小娘子人品,我一家是定定不会听人胡言的。”
简清摇摇头,道,“多谢阿叔好意,但传言罢了,左右于我无碍。”
乔菜贩新起的话头被堵了回去,不免有些尴尬,又道,“那如今城中传闻小娘子不顾师门情谊的事情,也必不是真的了。这几日胡瓜、菠菜也要熟了,不知酒楼可还需要?”
简清不用猜都知道所谓师门情谊的传言从何而来,方一品和迎仙楼既然已经跳了出来,那计划里的击鼓鸣冤也要提前。只是这些事不便同菜贩说起,她笑了笑,道,“菠菜暂稍少送些,不知阿叔家可有豇豆凉瓜在种,和胡瓜一同送来便是。”
乔菜贩听她应了,便道,“简小娘子生意兴隆。之后要多少胡瓜凉瓜,不若定个契书,结算起来也方便些。”
简清对立契倒没什么别的想法,这家的菜送来频繁,品质价格又都不错,方便他们也是方便了她,当即点了头,“这也是应当的。”
乔菜贩得了应诺,脸上的喜意压都压不住,连还在吃饭的妻女都顾不上,便要急匆匆出门去城西寻个懂文墨的书生来立契。
简清将他拦下,一同去寻了对面的刘掌柜做中人写契书。
刘掌柜还以为菜贩是简清带来的新客户,等迎出来听了始末,一时失笑,道,“你倒是会使唤人。先前不是去城西买下笔墨了,怎么又来寻我作书?”
简清笑道,“自然是因为掌柜的人品贵重,值得信任。”
菜贩应了一斤凉瓜,简清允诺了一斤鸭脖,得了酬礼,刘掌柜这才去拿了笔墨来,问着要求洋洋洒洒写了两张契书。等刘掌柜念完一遍,两人分别按下手印,简清的酒楼也成了有人专门供货的酒楼之一。
离开时,简清落后一步,便听刘掌柜笑道,“菜有了,小娘子什么时候去找钟记定契?”
先前钟记卖鸭脖下水给简清,只是口头约定,每日送到之后结算,若是一方不送或是一方不要了,彼此也无可奈何。简清跟菜贩这次定下的契书却是送菜月结的规则,关系紧密许多。
刘掌柜问这话完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暗搓搓催简清开业,简清只是笑笑,“上赶着的不是买卖,且再看看。”
乔菜贩走在前面听到了,回头说道,“钟记也就是家业大些,鸡鸭猪牛大多还是到处收来的,真出了什么问题,也没处说理。小娘子若是要买鸡鸭,当去找王三娘子才是。”
王三娘子的名头简清倒是不曾听过,东市也未见到过有王记鸡鸭的铺子,便问道,“王三娘子可是擅养鸡鸭?爹爹去得匆忙,许多事都不曾交代于我,还请阿叔教我。”
菜贩摇摇头,“我知道的不多,但王家的鸡鸭蛋类,向来都是只定契不外卖的。只是先前王三娘子病了,精力不济,她家里人才将有些没出窝的鸡鸭拿出来售卖,吃过的人都守着李记钟记要他们去找王三娘子订货呢。”
代换一下,王家就相当于现代的酒楼专供养殖户了。简清追问道,“那想必是没有成行了,不知王三娘子家住何处?”
乔菜贩耸耸肩,道,“那我哪知道,小娘子和钟记有旧,不如去同钟掌柜打听打听。”
简清记下此事,轻声道谢,虽然眼下去寻养殖户商量长期合作有些太早,但这不妨碍她提前开始收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