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每家每户的地下室,都在进行潜艇舱室化,每家的出行车辆,日后也都会改成正常路面行驶、钻地行驶和水中潜行的三栖车辆。
当然,这些都还只是构想。
受限于产能,那些东西要想实现,怕是还要好几年以后了。
冰雹实在是太大了。
打在人身上,哪怕有防护也会受内伤,任谁也扛不住。
是以,天幕破碎后就没人再冒险去修,哪怕是身体素质比普通人强的战士,面对几乎必死且注定了只能做无用功的任务,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牺牲的。
无用的牺牲,完全就没必要不是么?
云兮大多数时候待在自己的私人实验室,跟科学院的研究员们交流,也多是在线上交流,彼此间如果有什么科研成果需要交流,也基本是胤禛那边派战士送来或者往科学院那边送过去。
不得不说,有时候压力真的能带来动力与灵感。
在这只能憋屈的躲在地下生活的六个月时间里。
研究员们纷纷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突破。
各种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材料、设备、乃至在极寒环境下也能正常生产且高产的作物,一一被研究出来。
且云兮他们之前研究出来的凉薯一号和凉玉米一号,也已经过了育种阶段,开始向全国各地的避难所开放种苗了。
现在,虽然第一批凉薯和凉玉米还没收获,但是见到自己所种植的农作物茁壮成长,眼看着要不了多久就能收获粮食了,人们还是宛如打了鸡血一样,每天都处于亢奋中,浑身都是劲头,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凉稻一号,冬小麦一号、冬黄豆一号等等,人们生活中常见农作物的极寒品种,相继问世。
且,云兮在参与研究了凉稻一号和冬小麦一号后,就转移了研究目标,转而开启了草料的越冬计划,跑去研究各种动物常吃的草料了。
像是冬黄豆一号等等,都是其他研究员研究出来的。
如今,云兮的草料计划也有了成效,农作物种植后产生的不适合入口的副产品再加上草料,使得养殖场的牲畜们再也没有饲料方面的困扰了。
地下养殖场的规模,也在以肉眼可见的规模扩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