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殿门开着,国君殿内谈话。他听不见内容,只余光注意到两人都站着——为茶宴,里间布置很花了心思,且是照有家眷的情形安排的,国君都在上座——此时只他二人,自不好穿过层层鲜花桌摆端坐过去,有些滑稽,也很尴尬。
但这样就不尴尬么?
顾星朗觉得有一点,两次道坐下说。
是段惜润婉拒,道没几句话,来日方长确可慢慢聊,这会儿只想问明一事。
“竞庭歌同我说,你要完成顾祁统青川,又不愿广征战,只有蚕食一策。现下对白国,便是蚕食之策,我是你的桥。”
一年来书信往返,二人对话早与昔年君妃不同。顾星朗极明白,面对面听又瞧她神色,还是颇觉刮目。
他没回应。
段惜润上前一步,“还请祁君如实相告。”
“惜润你知道,国君与国君之间,有些事能谈,有些事不能;有些共识在明面,有些默契在暗处。”
段惜润被这声“惜润”搅乱了心神,女君端方便有些塌陷,脑子尚清明,神情语气却露出女儿家娇憨来:“这些我都懂。一时之利与长久之利,不能当刻判。我就想知道,你是不是,一直在利用我。”
庙堂棋局中有个真谛,也有个悖论,千百年来困扰过许多人,便是当事者总试图将情义与利弊分开算——我真心帮你,所以不会利用你;我经营这段关系是因情或义,所以不会以这段关系谋利。
愿景如此,但真实情形会在很多时候让情义主动或被动或顺带着擦个边,卷入利弊间。便是他和阮雪音之间,细算来,又全没有用过对方么?
——差别在于,阮雪音深谙这项真谛,这条悖论,永远不会问这种问题。
“邀你来白国,是为收拾宗亲彻底稳定局面。白君陛下自迈入祁国境便该与朕关注、只关注同一件事:韵水局势。他们若想动手,接下来数日就是最好时机;你的母后、姐妹是否撑得住、撑得住多久,祁国兵马要不要、要在何时南下帮助平叛,惜润——”
“我既来,”段惜润忽觉委屈,“便是信你。否则我人在霁都,你若真趁此机会举兵攻伐,我没有还手之力。”连日压力情与利害,叫她喘不过气,这般说,眼里便噙了水光,“此刻想从你这里听句实话,都不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