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北地的改变

林栋:“……”

这活宝,真拿他没办法。

……

北地的风光,其实不怎么好。

相比于河南一带的繁华,以及繁华背后的流民,整个北方显得有些空荡荡的。

隔上很长一段路,林栋才能看到一个村庄,而且大部分的村庄里,人数都很少。

相比于大宋,辽国显得很孤独,很荒凉,同时也很贫乏。

普通百姓都是衣衫褴褛的,一些流民更是比曾经林栋见过的最凄惨的大宋流民还要惨上百倍。

“现在这样已经很好了,当初才是真的可怕,每次收了粮食,要有五六成直接被收走,现在也就收个三四成,勉强能活下来吧。”

“据说是大英雄乔峰给我们做的改变,有许多官员都说,没有乔大英雄就没有他们,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今天的减免。”

“当初是真的惨,现在好很多了。”

“衣服吗?改变终归刚开始,未来肯定是好的。”

不过让林栋感到惊讶的是,段誉和自己询问当地百姓后,居然得到了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回答。

这让他无限惊讶,心头更是有着无尽的疑惑。

不过,伴随着继续前进,他渐渐地就明白了过来。

原来,辽国此时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而那些改革派往往都是曾经那一个又一个的穷苦书生。

这些人要说起来,跟大宋的官员没有多大区别,除了一点点的共情心。

什么意思呢?

意思很简单,他们这些人上去之后,也会有些贪官污吏的出现,但好歹还会给百姓一条活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当中的一员。

而大宋官员就不太一样了,那些官员一旦有了一定的成就,各方面的好处永远都不会少。

比如说,一个普通书生,但凡是考过一次科举,榜上有名的,大多都能得到极多的资助。

不论是乡贤还是商人,这类资助的人很多很多。

然后,那个书生基本上就不会为吃饭而发愁了。

北地的书生,就有很大的不同。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