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华夏,那么这件事将会变得人人都能理解。
一个士人,如果得到了如同大宋一般强大(仅人口、版图、不计经济)的国主(皇帝)盛情相邀,礼贤下士,上马金,下马银……等,哪个士人能扛得住这种诱惑?
张择端又不是关羽,他没有那么大的市场,也没有那么多人欣赏。
甚至于,很多能混出头的人,大多都只是将他张择端当成了比奴仆高不了多少的工匠。
他这辈子最值得吹嘘的一件事,便是遇到了赵构,同时也被对方收藏了自己的画作。
但,这却他此生最高的高光时刻了。
在那之后,张择端的地位虽然有一定的攀升,可是实际上他却依旧还是在社会的底层。
那些靠着读书出来的,科举出来的,甚至于由于皇帝信任拉扯起来的……如高俅,这些人都对他相当看不起。
那些人确实没有明说,可是只要是个人都应该知道,艺术家大多都是内向且敏感的。
张择端也是一个艺术家,他自然感受到了那种看不起,乃至是鄙夷。
不过,生在那种时代,他确实没有改变的可能。
此时毕竟不是后世。
后世的话,别说是个全国知名的画家了,就算是个省内知名的明星(非演员),地位也都极高。
同样的,在后世,像是张择端这种画作能被“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大画家,那是绝对的国宝。
然而在这个时代,张择端却没有那种机会。
这个时代的华夏,除了科举出身的人与皇亲国戚之外,很多人的地位都很低。
就连那些能打仗,会打仗,还能时常打胜仗的将军,见到了科举出身的官员都得下跪。
不过,张择端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这里不讲究治国理政,也不讲究教导一方,更不讲究治理水患,同样不讲究科举不科举的。
对于这里的人来说,像是张择端这种来自东方的艺术家,那简直就是天顶星一样的存在。
于是乎,七王子在上马金、下马银方面做足了功夫之后,张择端便归了心。
这要换算一下,大概就相当于是没有遇到刘备的关羽,得到了曹操的极度欣赏,并且还要跟他约为兄弟。
那种情况下的关羽,会不会投靠曹孟德呢?
这几乎是一个不必去想的问题,因为答案是肯定的。
就连关羽都可能会如此,自然就更别说是张择端了。
他在塞尔柱帝国,得到了极大的重视,这位割据一方,有继承权的七王子,对他无比的崇拜,乃至敬仰。
张择端感觉自己真正活了一把。
于是,他不想就这么走了。
终于熬到出头之日的张择端不容易,遇到这么一个机会同样不容易。
因此,张择端哪怕拼着得罪林栋,也要留在这里。
就算交流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