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父

王伊的红楼之旅 昭宸 2005 字 2024-01-03

倒霉事总是一桩接着一桩来,正是应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的道理。此日之后,王伊突然生了一场热病,断断续续近一个月才转好。

次年二月,参加会试,未中。

情理之中的事,但王伊还是说不出难受。是因为科考吗?他也不知道。

小厮见王伊情绪低沉,只以为他是因为举业失利,安慰道:“伊大爷您别难过。您今年才多大?以后多的是中状元的机会!而且啊,小人听说,这一年上边儿的考官刮歪风,专挑寒酸文人登榜,一张榜上大半都是穷鬼。照我说,您跟他们同榜?丢面儿!”

王伊挤出笑谢过他,让他退了。自己躺在床上休息。

没一会儿,屋外传来敲门声。点墨通传,说是奶奶来了,在正堂等您。

王伊起身,整理衣装,去正堂见徐夫人。

徐夫人瞧他一脸闷闷不乐,心下叹息。让他坐下,给他倒了一杯茶:“还没缓过神来?”

王伊道:“早缓过来了”。

徐夫人道:“你这哪儿像缓过来的模样?跟丢了魂似的。都快加冠的年纪了,还跟小孩似的,经不起一点挫折。”

王伊不语。

徐夫人叹气。

别人都以为王伊是因为举业不利而伤感,但做娘的才懂儿子。这小子哪儿是因为考试伤心?分明是想不开上一年的事。

她道:“上一年的事,也是母亲办得不好。早知道林姑娘有喜欢的人,我也不会让你去见她。你要怨就怨娘吧,别拿自己撒气”。

王伊:“无缘无分,何必勉强?那件事我早就想开了。我现在只是因为举业不顺,伤心罢了。”

死鸭子一只,就剩嘴硬。

但徐夫人也不想再提起让他伤心的事,顺着科考的话题道:“既然你为着举业伤心,那娘就告诉你一件开心的事”。

王伊:“什么事?”

徐夫人道:“你父亲听说你中了举人,于是申请调令回京。近几日我收到他的来信,说是陛下批准,他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

多年没见过父亲,王伊惊喜万分,终于笑道:“真的?”

见他笑,徐夫人也笑了,道:“我还能拿这事儿骗你不成?”

王伊笑道:“那父亲什么时候到家?”

徐夫人道:“这可不好说。来信说是三月底能到京,但万一早几天回来呢?你要是心急,干脆先去平靖关等着。那是入京的必经之处,又设有驿站,你父亲肯定要在那儿停留”。顺便也能去散散心。

王伊笑道:“那我可去啦?给父亲一个惊喜”。

徐夫人挥挥手:“去吧去吧,没人拦着你。多带几件换洗衣物,出门在外得干干净净的。另外记得多带点盘缠,别跟好几年前似的,走到一半把盘缠用光了。”

王伊不满:“都多少年前的事儿了?您还记着!”

徐夫人笑道:“我倒是想忘,但忘得了吗?年纪不大,一不留神就跑出城了,回来的时候跟块煤炭似的。你是玩得开心,不知道我们替你担了多少心”。

王伊知道母亲一片爱子之心,笑着告歉。二人又聊过一些闲事,王伊舒心许多,第二日便打点行囊,带着点墨一起出城。

从京城到平靖关,骑马所需的时间不过一天。王伊和点墨在清晨开城门时出城,迎着朝霞,乘马赶路,黄昏时分便到了平靖关驿站。

驿长验明王伊的户籍,知道王伊是九省都检点之子,立刻给他找了两间好房,让小厮将两匹马牵到马棚里,好生照看。

王伊不贪小便宜,交给他住宿费用,这才跟着点墨一起进驿站。

驿站的布置跟客栈似的。一楼摆着桌椅板凳,吃饭喝酒都在这儿。而二楼则是住宿的房间。

王伊和点墨进门的时候,靠门的位置坐着两个人,一人身材五尺左右,三十多岁,圆脸肤黑,挺着大肚子,整一个小黑胖子;另一人六尺身材,四十来岁,左手里端着一碗酒,右手拿着一杆旱烟。二人都作武官打扮。

王伊不认识他们,直接上楼,却突然被他们叫住。

小黑胖子笑道:“公子请留步。”

王伊居高临下,睨他一眼:“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