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湛为之一怔,难掩诧色:“此事公子从何知晓?当年之事牵涉众多,想来不应见于册。”

公子道:“我翻阅了延圣十三年灵州、盐州、夏州、丰州一线的粮库、军械仓储等物资进出记录,再对照云中都护府下辖民夫征调,自然就能知晓。”

苏湛听到此处,心下对于公子身份,便已经有所明悟,惊讶之余,不免再发一问:“延圣十三年,距今已经有四年之久,而天下各道州郡何其之多,世事竟如此巧妙,公子独独抽中了延圣十三年云中都护府的奏文?”

“当然不是世事巧妙,”公子淡淡道:“是我将延圣十年至今,天下各道各州郡所上的奏文都看了一遍,继而才有今日之问。”

苏湛好半晌没说出话来。

先帝辞世才多久?

而各地公文之多,只怕是车载斗量,难以估量。

如此短的时日,竟能抽丝剥茧,从几年之前的旧公文之中发现隐藏着的蛛丝马迹,其心思之细、谋略之深,着实叫人瞠目结舌。

苏湛由衷赞了声:“公子当真勤勉。”

继而又将当年内情讲与他听:“彼时我刚至丰州,也算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又有老将薛帅压阵,便向朝廷奏请,希望重新打通河西走廊,连接西域,而当时朝堂之上重文轻武之风异常浓烈,先帝虽被薛帅奏疏打动,但行动之时却又有些优柔寡断,故而旨意并未经过中书门下,而是绕过三省直接发到了丰州。”

回想往昔,他不由叹息出声:“国朝久不曾出兵北向,先失燕云十六州,紧接着丢了河套平原,河西走廊虽有驻军,却也是独木难支,数年不通消息,而昔年内附国朝的诸多西域小国,早已经改弦更张,认突厥为主,而我们出兵之时,却仍旧怀抱着天朝上国的自大,然后……”

公子了然的接了下去:“被上了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