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肝胆相照的战友,终于也到了拔刀相向的这一天。

亲附潘家的朝臣齐齐看向他,姨母带着儿媳妇跟几个孙儿披麻戴孝来到了他府上,哭声震天,所有人都在等待他的反应。

潘晦知道,自己必须有所行动。

毛绰,九卿之一,几乎可以说是潘氏利益集团的二号人物。

这样一个人物被当街杀了,他这个党魁连屁都不敢放一个,日后如何服众?

即便是窦家,即便是武城侯,也要为此付出代价!

潘晦开始复盘整件事情——报复只是手段,他必须要找到那条引发冲突的导火索!

窦敬被封王之后,窦氏一族行事愈发跋扈,甚至于将手伸到了少府,对此,毛绰不止一次同他抱怨过。

彼时潘晦只能苦笑着宽抚他——我的尚书台都被窦家安插了人手,何况少府?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毛绰对此有些不满,但还是应了,没有跟窦家发生大的摩擦。

既然毛绰已经退了一步,那引发血案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潘晦细细盘问了跟随毛绰的小厮,从他口中得知了武城侯此前下帖邀请毛绰过府宴饮一事,眉头便是一跳,招手唤了心腹过来,吩咐道:“去打听打听,看武城侯那天还邀请了什么人。”

心腹领命而去,很快便来回禀:“武城侯只给少府令一人下了请帖。”

潘晦若有所思。

武城侯是窦敬的长子。

他的态度,几乎可以判断就是窦敬本人的态度。

武城侯单独给毛绰下帖,是想跟他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