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夫人的娘家哥哥在少府当三把手,这方面是很说得上话的,姜宁在前院不方便和她洽谈,姜丽娘却是正好得宜。

韩夫人自己见了娘家嫂子,也不由得同她感慨:“姜家的两位小娘子,出身虽低了些,但满身的灵气却不是谁都有的,元娘敦厚,看着不言不语的,心里边却自有丘壑,丽娘就更加不必说了,我看呐,整个长安都没有比她更讨人喜欢的小娘子了!”

早先姜丽娘将费氏与他们兄妹三人的九百两全都拿走时,姜宁与元娘尚且是半信半疑,哪知道不过半月,便体会到了何为数钱数到手抽筋!

“这是姐姐的,一千两,拿好了!”

“这是大哥的,一千两,拿好了!”

姜丽娘一拍手,志得意满:“好啦,钱发完了,都拿去花吧!”

韩夫人来的时候元娘也在,见状不由得道:“总共也就是两千多一点,都给我们,你什么都没有?”

姜宁听罢,又把手里的银票塞给妹妹:“这怎么行?”

姜丽娘一点也不客气,马上接到了手里:“我呢,是这么打算的。哥哥跟姐姐把钱放在我这儿,就当是入股……啊呸!就当是放贷了,以后想用钱了,只管来我这儿支,用不着的呢,就叫我先用着,钱滚钱,越来越多!”

姜宁还在思索妹妹说的这席话,元娘已经和气的开口:“你既提了,我倒是也有件事想说呢。”

姜宁跟姜丽娘一起看了过来。

就听元娘道:“把叔父叔母接到长安来吧。从前咱们无能为力也就算了,现下既然有了进项,总该也叫他们宽裕一些,过几天清闲日子。”

她慢慢说:“哥哥现在已经有了官身,日子比从前富足太多,不患寡而患不均,邻里见了,难免心生不平,时日久了,只怕不好呢,倒不如将叔父叔母接了来,隔段时间给族里些许银钱,抚恤老幼,彼此也都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