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想法倒也不能说全然都是虚假,诸王的确有抚慰太子妃、以此向天子和天下黎庶展示自己胸怀的意思,但除此之外,也是想通过太子妃来接触定安公主和目前集结在北关的,那股曾经隶属于东宫的旧臣们经营出来的势力……

关于这一点,诸王看得很清楚。

定安公主没有出嫁,便是皇家的人,且她没有夺位的理由,相较于诸王,竟是最合适执掌北关的人选……

但她终究是要出嫁的。

经历了和亲之事后,又做出了这么宏大的一番事业,天子对于这个孙女的看重与关爱与日俱增,早晚都会将其接回,指一门好亲事给她,等真到了那一天,北关,乃至于定安公主亲自打造出的那个利益团体,又该交给谁?

此事必然是天子说了算,但是定安公主作为这个团体的核心,必然是具备有相当话语权的,而天子为了大局考虑,也一定会参考她的意见……

本朝国事动荡,多半源于北关,北关既定,天下则安,换言之,如果得到了定安公主的支持,于诸王而言,便是得到了一张储位的直通券!

有着这一层考虑,他们怎么会不加倍的讨好太子妃,并且通过种种手段来对定安公主进行帮扶?

而定安公主也的确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自从谢殊与唐佐联手攻克居岩关之后,定安公主便将自己的官署设置在了戎狄与本朝战线的最前端,以此向北关军民展示自己与他们共存亡的决心,与势必同戎狄抗争到底的信念。

天子闻讯之后慨然长叹,良久不语,然而初次大捷传来之后,却只是厚赐了谢殊、唐佐,乃至于那位安小将军,对于主持大局、稳定人心的定安公主,却是只字不提。

只是诸王也好,朝臣也罢,却都十分清楚,天子从来都不是有功不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