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于不需要加上一个“有生之年”的限定词。

能力强点的,几年之内就能给你办的妥妥帖帖!

这叫人怎么不愁?

周帝的爹在底下三天一叹气,五天一感慨:“怎么就这几个儿子啊?别成天只知道跟江茂琰聚在一起开会,没事儿多往后宫走走啊!”

本来分子就小,再不主动扩大分母,这事儿可怎么搞?

现在的儿子都不太行,那就多生几个嘛,总会有行的啊!

可是盼来盼去,最后周帝的后宫里总共也就那么七个儿子。

且眼看着没人能够跟皇长子相抗衡。

嗐,行吧。

周国的先君们想:赶紧给皇长子娶老婆啊——脑袋笨点就笨点吧,咱们想办法来弥补。

譬如说给笨蛋儿子娶个聪明老婆,让聪明老婆给他生个聪明儿子。

到时候咱们就在地底下盼着这小子早点噶,噶完之前麻利的把皇位交给他的聪明儿子就得了呗!

他们是这么想的,周帝也是这么做的,给皇长子选定了墨家钜子之女为正妃。

一是希望有个聪明人能在儿子身边督导劝谏于他,二来呢,要是运气好生出个天资出众的孙子来,那不就是赚了吗!

周国的先君们都觉得这个人选选的好——对他们来说,相貌这玩意儿其实是最不顶用的,皇帝嘛,谁会缺美人?

但是真正顶尖的头脑和智慧,却是万里挑一的难得,要是能将这头脑传给自家的儿孙,那就更是一桩极好的买卖了。

幸运的是,周帝很能明白他们的心思。

不幸的是,皇长子并不明白他们的心思。

我爹怎么想的啊,给我娶这么个老婆,不漂亮也就算了,还总爱管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