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丞相,就是李斯。

赵高伏诛之后,嬴政并没有惩处他,反而让他继续担当着原先的职务,为国尽力。

甚至于此番出征,还特意点了他的名字,把人给带上了,让他协同王翦处置大军出征时的后勤之事。

李斯这个人,才华是有的,能力也是有的,虽然有些私心,但也罪不至死,且叫他戴罪立功,以观后效吧。

嬴政如是说。

王翦的消息传到李斯处,后者却是大松口气,不忧反喜。

作为一个善于揣摩人心的聪明人,在赵高被问罪处死时,李斯便敏锐的察觉到了几分异样,只是他按捺住了,没有表露出任何异常。

而这种隐藏于他内心之中的猜疑,在咸阳的亲信悄悄传书,告诉他十八王子已经于前些日子病逝之后,瞬间达到了顶峰。

李斯因此惶惶不可终日。

即便冥冥之中的那把刀的尖端,可能并没有朝向他。

但是到了此刻,那种不安终于被打消了。

有用的人,往往能够活到最后。

他很庆幸,自己是个有用的人。

李斯在心里发誓:“我李斯要做大秦最有用的人,任谁也无法抛弃我!”

他踌躇满志的来到了王翦公文中提及的第一个地方。

彼时已经是夜晚,李斯却不觉得疲累,吩咐人掌灯,就夜理事。

在燕国的旧土上推行秦国的制度,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做起?

官署里积压的公文记档,都要用秦国的文字重新整理出来。

而燕国那漏勺一样的户籍制度,也需要派遣人手重新厘定核对。

还有原先的土地制度,也要重新更改。

下令让年轻乃至于年幼的人开始学习秦国的文字。

他这个过渡期间的主政之人,又该如何消减这些新秦人对于秦国的仇恨,使其融入到秦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