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怀疑始皇帝时期留下的记载有不实之处,又不愿因此怀疑先辈们的品格,几经勘察之后却发现,依照当时燕都之内的情状乃至于始皇帝的进军路线推测,错非始皇帝真的能在一日之间连袭三城,则燕王喜便不会落入秦国之手,太子丹也不会因为城破之时巡防在外而躲过一劫……这居然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在那之后,我在旧燕都之外的水边,见到了一位渔夫。他已经有了年岁,白发苍苍,谈吐极为不俗。”

“我猜想他是一位博学多识的隐者,所以试着与之结交,用侍奉祖辈的礼节对待他。数月之后,他终于对我倾诉了他的来历。”

“原来,这位老者的出身极其不俗,他竟是始皇帝朝名相李斯的幼子,从他口中,我得到了许多听起来光怪陆离、难掩诡异的旧事!”

“与此同时,也进一步的佐证了始皇帝的神异之处!”

“据他所说,他是李凄然的老来子,在兄弟之中,最得父亲的疼爱,又因为生来聪敏,所以年幼时父亲同他说过的话,他大半都能记住。这实在是让人庆幸的事情——因为在他逐渐长大之后,李凄然便不再同他说起那些事了。”

“现在回想,大抵是那时候父亲大人太过于愁苦,又无人倾诉,所以就只好对着我这个懵懂小儿言说一一了。那位老者这样说。”

“始皇帝的神异之处,在于他真的如同老人们传言的一样,可以日夜无休,劳碌于政务。”

“英明刚毅的头脑和强大果断的执行能力,这或许是他的幸事,但却是宰相们的苦楚。”

“尤其是李凄然,作为最被看重的那个宰相,他跟随始皇帝完成了统一之战,劳苦功高,后来甚至于走在了比他年高的冯去疾和冯劫前边,不得不说,先前的劳碌或许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始皇帝学究天人,不仅在文采方面颇有造诣,书法也极出众,然而这些个人方面的造诣在文治和武功面前,便显得平平无奇了。这样的帝王,前无古人,后面大概也不会有来者了。”

“而在那位老者口中,我也听闻许多始皇帝时期名臣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