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从办这事开始,李元达就把李家三郎提溜到了自己身边,耳提面命,不指望能填鸭出一个多出类拔萃的人物,哪怕只是叫他知晓军事,积攒些经验也是好的。

府上经历了两次变故,长子被过继出去,次子跟幼子也算是废了,李三郎脱颖而出,许多人都觉得他大抵就会是下一任的节度使了,连带着府内府外行事,都格外看重他几分。

往他外家去拜会的人也逐渐多了。

对此,李元达只是冷眼旁观,既不阻止,也不鼓励,许景亨亦如是。

李三郎这个人做事还是有些底线的,脑子也比较清醒——别看现下父亲膝下就只有他得脸一些,可这份得脸难道能比得过昔年的大哥?

那可是真正的嫡长子,父亲还不是说赶走就赶走了?!

别说家里边还有老二跟老四喘着气儿,李家族内更不乏年轻出色的人物,且父亲此时正当盛年,再有几个孩子也是寻常。

那场行刑结束之后,李三郎伸着脖子等了几天,都没听说父亲下令擢升他的份例,便知道了父亲的态度——早先在府上,李方靖这个嫡长子、未来李家继承人的份例是府上其余公子的两倍。

此番奉令同父亲一起督办军务,他顺势从外家点了两个表兄弟同行,既是提携,也是明确的告诉对方,能给的我会给你们,但是不该伸手的,你们不准动!

把我拉下去了,你们什么都得不到!

李三郎的外家本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知道曹家这个节度使正经的岳家都给锤了个半死,这会儿自家外甥将将有点得势的样子,哪里敢拖他后腿?

当下的路走好,以后还怕沾不到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