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邱静岁多次不接她的话茬,并且认为她这样的倾向不是一件好事,或许会引起皇帝的忌惮,所以后来也就渐渐地不再去看她了。

但邱静岁远远低估了一个母亲的野心。即便她不主动入宫,架不住沈妃多次召见。她推说身体抱恙,沈妃就敢给她传信笔谈,而且信件内容之直白叫她好几次都浑身冒冷汗。

皇帝毕竟还没死呢,他自己想不想当那是一回事,但是这么明目张胆地在他眼皮子地下算计皇位,怎么可能不犯忌讳。

这信邱静岁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就借口搬回了娘家住,如此沈妃的信才渐渐不再来了。

该说不说,身处沈妃的位置,也难怪她会做出如此行为。卫国公夫妇有兵权,陆司怀在京城官场混了这几年,手腕、人脉、能力都是出类拔萃的。更妙的是他们之间还有拐着弯的亲戚关系。沈妃打算的好:只要笼络住卫国公府为她儿子摇旗呐喊,那十皇子的太子之位,不说板上钉钉,也是十拿九稳。

看来皇帝并没有给她足够的信心。

皇帝也步入了中老年,身子肯定不如年轻健壮时抗造,近年来也断断续续有生小病小痛。也就不怪乎会在天书中记载的时间因为一场雨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快到年底的时候,邱静岁从画社的成员那里得到消息,说转过年来沈妃可能会变成沈贵妃。

到时候再怎么样她肯定也需要进宫去恭贺一番,邱静岁很发愁,她害怕到时候沈妃又会拉着她说些不该说的话。

她把两辈子的心眼都使出来,也没能想到什么好方法应对,只好去求助陆司怀留在府中的几位谋士。

这几位先生不愧是专门给人出谋划策的,听了她的担忧,想都不用想就给出了好几个妥帖的回答。邱静岁恨不能抄下来天天晚上背一遍。

她认为这下自己应该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可以坦然面对沈妃了。可一直到转过年,大家过了个寒食节后,那晋位的旨意却迟迟没有下来。

反而有一天国泰公主登上门来,也不说事也不谈天,干在她这里耗了许久,临走时才冷不丁和她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

“近日小心些。”

第125章

自从国泰给她示警后, 邱静岁几乎没有再出过门,甚至连在府中也要雪薇时时跟随。要不是不方便,她恨不得连解手都带着女儿。

令她安心的一点是, 卫国公府有足够的壮丁夜晚轮流守候,明面上防一防贼盗不成问题。暗中也有陆家培养的护卫保护, 面临意外不至于毫无反抗之力。但是如果皇帝明火执仗地要找个由头把她们母女俩逮起来, 她当场造反都来不及。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焦虑,邱静岁总觉得周围的世界在她不知不觉中发生了一些会影响到她自身的变化, 但是她却懵然不知。

她时常被风吹窗户的声音惊醒, 以为外面有人在窥视,或者偶尔和其他人说着话,也会有被注视的感觉。最离谱的是有一天晚上邱静岁睡不着,裹上大氅, 叫人遮了帘子在水榭垂钓,半晌鱼没有咬钩一只,但是她却分明听见外头雪薇好像在和谁说话似的,等她钓完一问, 雪薇说中途去端了杯茶水, 并没有和其他人说话。

邱静岁问在场的其他人,她们也证实了雪薇的话属实。

三番两次下来, 她不能不承认是自己的心理作用。再这么紧张下去, 神经都快要出毛病了。邱静岁慢慢学着放松,细微的动静听见了就当没听见, 适应了一段时间后, 睡眠果然好了很多。

这段时间, 与对十皇子的看重一起增长的,还有其生母受到的宠爱。如今就连皇后都要避让沈妃三分, 但从在邱静岁这里碰了个软钉子之后,沈妃那边诡异的安静。

已经有朝臣顺应时势地奏请皇帝册封十皇子为太子,皇帝虽然没有立即应准,但是态度并不反感。顿时朝中民间如同被风暴卷过一般,消息很快传遍。

过了寒食节,陆想已经可以非常自如地行动了,她倒腾着两只小短腿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带着身后一连串的妈妈侍女开火车,灵巧地像是鹞子在空中上下翻飞。

陆想会简单地说话,邱静岁有教她喊亲属间的称呼,只要是叠词,她就学的很快。

在外面活动了一会,略微发了发汗后,邱静岁就把女儿抱进了屋子里。

邱静岁提供图纸让木匠做了一把婴儿餐椅,她把陆想放在上面,叫下人摆上一碗鸡蛋羹。

陆想折腾着勺子,不肯好好吃饭,奶娘想动手喂饭,被邱静岁阻止。她板着脸和陆想两只圆溜溜黑漆漆的眼睛对视着,严肃道:“自己吃,不好好吃饭不放你下来。”

一岁半的孩子也有自己表达反抗的方式,她眼睛一闭,咧开嘴嚎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