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也不是先生的事,这孩子自己知道用功, 这不上门说亲的媒人都快把我家门槛踏破了,但这娃就是不点头,说要考个举人出来,给我们老赵家光耀光耀门楣。”

“哟, 你家老大这么着不是把他妹妹给耽误了。”

“耽误啥?老赵他女儿你没见过?那小模样, 从小就俊,现在更标致了。嫁给平头百姓是埋没了人才, 老赵啊, 指望着将来做国丈呢。”

隔壁雅间顿时响起一阵哄笑。听见意味明显的调侃,老赵并没害臊, 反而声音更壮了些:“那就借兄弟你吉言!”

众人哄笑声更甚, 不过在笑完后, 却有另一道男人的声音问:“老兄,你打铺的这个主意, 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难道今上真的要选秀?”

“嘿,是有点门路,这话告诉你也无妨……”那老赵降低了声音,邱静岁没有听到他后面的话头。

自从那边聊起了这档子事,崔宓如坐针毡一般,筷子拿起来又放下,又拿起来,但最终一根菜都一粒米都没夹进口中。

她的表情好像听见了什么荒唐离谱的事情,欲言又止、不吐不快的样子频繁出现。

邱静岁埋头吃菜,留给对方一个黑黑的头顶,拒绝听八卦的姿态再明显不过。

不知为何,这次崔宓却没有忍住,她重重地放下筷子,道:“你别听……”

“我吃好了。”邱静岁也放下手,及时打断了对方的话,她摸摸肚子,满足道,“还要多谢你的招待啦。”

崔宓无奈地撇了撇嘴角。

两人在酒楼门口分离,崔宓说自己要赶着回去尽儿媳妇晨昏定省的孝道,明日再来找她,邱静岁目送她上车离开,脸上的笑容慢慢消褪。

她捧着一颗酸涩的心,从酒楼步行回到四合院,然后收拾好包袱,把院门的钥匙从荷包里拿出来放在石桌上,掩好院门,离开了这间她和陆司怀产生羁绊的四合院,也离开了京城,回到了她如今的栖居地,石云县那间略显逼仄的院子中。

从这一年开始,旱灾越来越严重,县城道路两边的乞丐多了起来,而且各个都是面黄肌瘦的,好像下一秒就会倒下一般。

城中布施的人比往年也有所减少,在这个生产力落后的时代,人们对于风险的嗅觉是非常敏锐的,也会尽早采取应对之法,虽然略显保守,但是这已经是百姓们最好的选择了。

自己没有余力去挽救这么多人的性命,但看到这样的场面却会冒出不该有的负罪感,为了免去这样煎熬的心情,她减少了出门的频率。

不过也不是完全绝望的,起码之前朝廷的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灾的影响,相比起天书中这场旱灾曾经对国家造成的危机,如今起码不至于出现政权上的动荡。

邱静岁倒是常去看望邻居的那位老妇,她管不了太多人,但是眼睁睁看着邻里饿死还是太过残忍了,力所能及的话,她倒很愿意帮一帮邻居。

老妇人看明白了她的心意,倒叫她放心,说自己一个人吃的少,往年也有囤积粮食的习惯,还不至于饿死。

刚开始邱静岁信以为真,去过几次看见对方的饭桌上也确实有粗粮和简单的素菜,就放了心。但是大概一年多以后,老妇人的身形越来越消瘦,手背上的皮肤布满了黑色的斑,一捏只能揪起一层薄薄的皮。邱静岁这才知道对方其实并不像她说的那样轻松。

她干脆就把对方请到了家里来,每一顿都一起吃,老妇人才渐渐缓了过来。

老妇人说自己姓牟,在石云县只有一些远方的亲戚,不常往来了,如果不是有她照看,恐怕死在院子里也没人知道。

今年的十月十五,青竹从外地回来了,邱静岁听到敲门声去开门,见到他时还非常惊奇地问:“不年不节,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不同以往回来每次都拎着外地的特产作为节礼,这次青竹不仅两手空空,而且精神状态也不太正常,他抿了抿嘴,鼓足勇气道:“姐,我带回来一个人,请你让她在我们家暂住几天行吗?”

邱静岁两只耳朵都竖了起来,她探头往青竹身后一看,果然看到了一位一身青衣,身量纤细、容貌温秀的女子。

她先朝对方友好地笑了一笑,把两人都迎进门来,然后待那女子去了屋中,伸手扯着青竹的衣袖把他拽到院子角落,按捺不住好奇心,问道:“这位姑娘是不是你的意中人?把人带回来,这是要娶做娘子了?”

“不是姐你想的那样,”青竹挠挠头,解释道,“俞姑娘原本是一位琴师,在出工时被一个好色的富商看中,要强买回去做妾,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了?”邱静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