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顾建伟和陈兰并没有跟着儿子们一起回去省城,家里这边准备盖新房子,儿子和儿媳妇们要去上班,所以他们夫妻俩个就留在了老家这里,准备等年底盖好房子之后,还是等明年过完年他们再去省城找儿子孙子们了。
另外的顾建国和吴淑琪这边,在过了清明之后他们也从老家回了市里。
夜里两个人躺在床上睡觉的时候,吴淑琪犹豫了好几次,还是就选择了和丈夫说:“明湛的那个事,咱们就任由他吧,你们父子俩个,也别闹得跟仇人似的。”
“任他?什么事都任他?这种事是能任的吗?”顾建国气得腾的一下就坐起来,指着妻子的鼻子骂妻子,“就是你这样,才会慈母多败儿!”
“你不慈母,你不败儿,顾建国你问问你自个,你这些年花了多少时间陪过你的儿子、你的女儿了?”一说到女儿,吴淑琪就想起了去世的女儿,捂着脸就哭了起来,“我现在倒是想去陪红秀,我才不想管你们父子俩个了。”
夫妻俩个坐在床上,一个在哭,一个一脸烦躁。
在烦躁过后,顾建国的脸上也闪过一丝悲痛。
看着在哭的妻子,顾建国最终还是把手搭在了妻子的肩膀上,把妻子揽进了怀中。
第378章
85年的四月份,他在京市的两家新店相继开业。
因为这边的新店开业,顾明宴就留在了京市这边主持开业相关的工作。他到了京市来,周城也跟着他一起回了京市,两个人就住在周城的那一套四合院里,他自己买的那一套院子还没有开始装修,所以也暂时不能住人了。
不过就算是他自己那边的院子装修好,他也不一定会搬出去自己住,怕是周城也不会允许他搬出去了。
他们在老家那边的新房子准备在四月底动工,所以他堂叔带了几个熟练的工人先回去安排老家盖房子的事情,要过一段时间再过来京市。
这件事也是他们经过商量之后决定的,他堂叔安排一部分熟手回去老家那边帮他们盖房子,再新招一批人进来。到时候可以留一部分新人在老家那边盖房子,剩余的新人就先带到京市这边来。出来外边的这些工人就是跟着工作跑的,哪里有活干就到哪里去,现在工作的地点是在京市,所以人就先来京市。
正好他堂叔回去老家,顾明宴就把这件事交给他堂叔去办了。
至于其余留在这边的工人也没有闲着,被他安排到店里去上班了。
他们的新店开业之后碰上了五一,许多单位放了假,还有不少的人到京市这边来旅游,所以他们两家新店开业之后的生意都不错,因此店里的人手不是太多。正好这帮工人闲着没事干,就被他调到了店里去帮忙干活,也省得他们店里再请临时工。
因为如果不干活的话就没有工资,干活的话就有工资拿,所以因此这帮工人们对被安排到好味的店里去充当临时工一事,也没有人有什么意见了。
五一结束之后,京市的人流量恢复到了往日的水平,他们店里的生意也进入了一个平稳的状态。每天饭点的时候,店里的几张桌椅也都坐满了人,不过相比起他们在海城的三店和新明市的一号店的生意还是差了一点。
因为有了对比,顾明宴的心里多少都是有点落差的,要是像五一那段时间店里的营业额,就还算是可以的。但是现在路上的人少了许多,他们店里的生意就比前段时间差了一点。
只是考虑到京市这边的管理太严格了,所以他暂时就没有安排员工到外边去摆摊子,也少了摊子那边的引流。再加上他们开的是新店,在当地也没什么知名度,所以熟客还不是很多。
他们的摊子和门店是连在一起的,就比如说一个门店下面有三个摊子,这三个摊子里头所卖的东西全都是从这个门店里头出的,那么这三个摊子的收益都是算在这个门店里头的。这样算下来的话,一个门店的收益就会高出许多。所以如果少了摊子的话,一个门店最多就是在正常的水平,很难达到他们之前开的那些门店的营业额了。
陈华被调到了京市来当店长,看了上个月两家门店的营业额情况之后,她也是看出了问题来,所以在老板没有找她谈话之前,她就过来找老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咱们要不要也像之前在新明市和海城那样,也在外边铺摊子了?”来了这边之后,她见路边也是有不少做吃食生意的摊子的,如果他们也摆摊子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这边的城管抓得太不严了,摆摊子怕是不太行的。咱们在海城和新明市的摊子,以后也是要慢慢取消的。所以的话,咱们还是要想想别的办法。”倒不是顾明宴不想赚这一份钱,而是他知道以后随着城市管理的严格,对路边的摊贩的管理也是更严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