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页

纪望兰和纪文良走后,桃榆不由得问了一声霍戍。

文良比他还要小不少,这入了今年方才十六岁,且还是他七叔家的小儿子。

以前祖父祖母还在世,他爹还在家做孩子的时候,兄弟姐妹里就和他七叔最亲,后头分了家,家里也是走得最近。

七叔家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哥儿,又生下了文良,听说当初他们这一房迟迟没有儿子,原本七叔是要把文良抱过来养的。

爹和娘没答应,都是父母生养的孩子血肉,七叔家里虽不富裕,但也不是孩子都养不起,要把孩子送出去,心里能好受么。

抱养没成,两家都把几个孩子看做自家的一般。

霍戍道:“你不是说挺喜欢文良的么,说他端正上进,能有出门闯荡的气魄那是好事,我作何不允。”

“年纪不是什么阻碍,我十五的时候已经参军,十六已在战场杀敌。他这个年纪出门闯荡见见世面,只能说不晚。”

纪扬宗道:“霍郎说的不错,你七叔和小七叔既然答应了,就由他出门看看。”

“你也晓得七叔年轻的时候落了些病在身上,如今做不得太多重活儿累活儿。一家子没分家,长兄为父,文善成了家,一大家子都望着他。”

“可你文善哥去年摔了腿,半养着这才好利索,却又添了个孩子,眼看着文良也大了得该说亲了,处处都得用钱,日子也是过得紧。”

纪扬宗叹了口气:“你大嫂任劳任怨了些年,如今有些想要分家,文良觉得自己拖累,就想着自长点本事。”

桃榆默了下去,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无非都是围绕着过日子的鸡毛蒜皮。

都说多子多福,孩子多固然是香火兴旺,只是麻烦也更多。

“姑且就先这么定下吧。”

纪扬宗道:“对了,你俩今天去城里看货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