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心里越发熨帖。小太子走后, 太后喝着汤同身边人感慨:“据儿是个好孩子啊。”
宫女恭维:“因为是您的孙儿啊。”
太后摇摇头:“哀家哪有这等福气。你瞧瞧哀家的那些外孙, 不是体弱多病,就是胡作非为, ”说起来就烦,“哀家都不屑说他们。”
“昭平君很好啊。”
太后:“那也是据儿的功劳。说起他,卫家最不懂事的敬声都比他懂事。哀家是说以前的公孙敬声。虽说那时他被公孙家惯的有些无法无天,可那孩子好歹知道学文识字。昭儿至今会不会写他自己的名?”
“您夸张了。”
太后又摇摇头:“会写也写不好。还有,金俗家的子仲,没少仗着哀家和皇帝的势横行霸道?都以为哀家年迈,又不出去,就像聋子瞎子。孩子懂不懂事还用四处打听,看看他的面相仪态也看出来了。”
几名心腹宫女很是意外,显然没有想到她什么都清楚。
太后甚少数落女儿。无论哪个女儿来探望她,包括她入宫前生的女儿金俗,她都能忍住不埋怨,高高兴兴的宛如一个只知道吃了睡睡了吃的糊涂老太太。
太后:“金俗还希望皇帝给她儿子一官半职。幸好刘彻还没老糊涂。”
“这事您也知道?”东宫掌事宫女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