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页

真不是他故意卖弄玄虚,只是气运这种东西,瞬息万变,他不像师父太上老君,可以一眼观万年,一瞬知生死,只能隐约掐算出如今的王室将有灭国之祸,至于什么时候被灭,什么时候被新的王朝取代,这些他真的没办法准确算出来。

所以说真的不能怪那些道士或者得道高僧说话只说一半,玄而又玄的真正原因,无非是尚未成仙成圣,再加上凡间变数太多,无法准确掐算出更具体的细节罢了,但是像张道陵这样的,得了太上老君真传的,却也能大概掐算出事务的大致走向了,比如说现在,他能肯定这大汉朝可能很快就要完犊子,但是,具体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情完犊子却完全算不出来。

再次提醒:本文架空!架空!谢绝考据!

第89章

明瑜脑子里将学过的历史过了一遍,不由得对张道陵钦佩起来,这家伙算得还真准,大汉朝自从汉武帝死后,朝政便逐渐为外戚王氏一门所把持,这些外戚里,最有名的就是后来自立为皇帝的王莽了。

就是不知道这个王莽现在已经进行到哪一步了,但是,从民间百姓现在的生活来看,贵族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再加上连年不断的灾荒,老百姓已经快要活不下去了,买卖人口的也越来越多,半年前一个半大小子能卖2~3两银,现在,你要是有耐心蹲在城外拦截,两袋粗麦都能换个半大小子。即便是从牙婆手里买,最贵也不过1两银一个人,还是那种面容姣好、可以卖到某些地方赚大钱那种。

百姓生存之艰难,可见一斑。

不过,张道陵说得也有道理,现在在位的皇帝居然还有空闲去报复曾经和自己争夺皇位的异母兄弟,可见还没到山穷水尽,被外戚王莽利用”汉德已衰,新圣将兴“之说,夺了皇位,不过,即便如此,皇帝再这么作下去,距离全国各地农民起义也不远了。

这些和花果山众妖并没有多大关系,山下凡间的皇帝,过个几十年上百年便要换一次,花果山却依旧是那个自盘古开天辟地便一直存在的花果山,谁做皇帝也耽误不了他们每日捕猎嬉戏。

但是,明瑜还是未雨绸缪地,趁着他们还在镇子上,想法子弄了许多粮食作物的种子,其他的只要有原材料,山里都能做得出来,毕竟他们这两次也带了不少工匠上山,不管是烧制陶器的,还是打磨木质农具的,方家人还种了些苎麻,打算收割了之后自己纺织麻布,如此,就连麻布都无需下山采买了。

本地的守将早已知道明瑜一行人并非是真正的楚王幼子。不过那又如何?凡事留一线,看如今这位皇帝宠幸男宠、作践皇室忠臣的种种作死行为,大概距离被赶下台也不远了,说不定到时候这位刘录小公子还有机会呢?毕竟再怎么样,刘录也是正统的皇室血脉,翠云镇地处偏远,只要他们不上报,谁知道刘录曾经出现在这里过?

更何况,即便有人贪功举报了,守将也有自己的应对之法:你们看到的那个刘录是假的!是下山游历的仙人幻化而成的!没见那仙师如今还顶着刘录的相貌在街上四处晃荡吗?

也难怪这守将想投资刘录这支潜力股了,亲戚关系是一方面,连仙师都帮着他,这就是天道的启示啊!想当年当今就是因为先皇无子,这才撞了大运被定为太子的,当今陛下昏庸无道,眼看着天下就要乱了,若真到了那一天,这刘录公子的用处可就太大了!不管是拥立前朝王室血脉,还是挂羊头卖狗肉,拿他做个橡皮图章,谋图大业,总归是比外姓人冲出来当这个出头鸟要管用得多。

张道陵等人在镇子上停留的时间也不长,第二天下午便离开了,离开的时候,带走了将近二百个买来的下人,着实在镇子上引起了一阵轰动。

更让全城百姓激动的是,临走之前,张道陵在众目睽睽之下,恢复了自己的原本的相貌,仙气飘飘地站在城墙上,向下面目瞪口呆的百姓宣扬了一番道义,重点安利了自己创立的教派,趁着众人伏地跪拜的时候,祭出随身法宝,将站在下面新买的仆从瞬间摄了进去,袖好法宝,带着铁扇猴哥等人,一路飘然而去。

这下子,关于“楚王幼子逃入翠云镇”的流言,彻底没人相信了。

哦,准确的说,“楚王幼子”确实是曾经来过他们翠云镇,但那不过是仙师幻化而成的,人家仙师为了方便在山下行走,这才不得不变做了凡人的模样,全城人可都看到了的。

再说了,那楚王幼子如果真的是这般厉害的仙师,还用得着狼狈奔逃?有这般本事,也不会被那昏庸残暴的王给抄家灭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