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页

明瑜笑了笑,他就知道只要自己一发火,猴哥肯定会怕。

怕老婆就是爱老婆爱到了心坎里,从前明瑜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现在,他大约有些懂了。因为太过在乎一个人,所以,连让他生气都舍不得,这大概就是爱到了骨子里了吧?

储物袋里处理好的大骨头很多,都是带一些筋和肉的,砍断了,汆水后丢到大锅里慢慢炖着,和好的麦面端出来,明瑜和猴哥洗干净手,面对面坐着,旁边还用小火温了一锅水,一边搓面鱼儿,一边将搓好的面鱼儿丢到锅里,丢下去的面鱼儿没一会儿便浮了起来,一个个玲珑可爱,真的好像一尾一尾在锅里游动的小白鱼一般。

水面的面鱼儿漂满了,猴哥便拿一把竹子做的笊篱,将那些面鱼儿捞起来,放到一边装了半盆凉水的水盆里,这样做出来的面鱼儿表面光滑,不容易黏在一起,形状也比较好看。

面鱼儿做好之后,明瑜从英娘整理好的蔬菜里挑了几样出来,先切了些菜梗腌了些做凉拌菜,如今天气炎热,光吃肉容易腻味,他还是习惯每次做饭的时候加两道凉拌菜,拿麻油拌过的凉菜味道特别香,曾英娘长到这么大,从未闻过这般霸道的香味,一时间也愣住了。

不过,想想也不算稀奇,毕竟是会法术的仙人,日常所食,自然与他们这些凡人不同的。

凉拌菜做好之后,锅里的大骨汤也炖得差不多了,明瑜让猴哥将里面的大骨头捞出来,等晾一下之后,拿调好的蘸汁儿往上面一抹,就这么用手捧着啃,特别香!

剩下的骨汤煮沸后,将面鱼儿放进去,一盏茶的功夫就能熟了,加入一点盐巴、葱花调味,最后撒一层切碎的菜叶子,一道简单又美味的骨汤面鱼儿就做好了。

曾英娘先前跟着爹娘一路上山,后来又遇到匪徒,一路逃命,从早上到现在一粒米也不曾进到肚子里,这会儿闻到骨汤炖煮后浓郁的香味,肚子里已经忍不住咕噜噜叫了起来,一张小脸羞得通红。

“来,先喝一碗热乎的垫垫,烤肉还要等一会儿。”明瑜知道像英娘这样的闺中少女都很讲究礼仪,主人家没有动筷子之前,她是万不可能自己先吃的,便给他们三个都盛了一碗骨汤面鱼儿。

曾英年抿抿嘴,低声道谢一声,终于忍不住端起碗,小口吃了起来。刚做好的面鱼儿还有些烫口,但这一口温热的食物,却恍若一股暖流,让曾英娘整个人都温暖了起来,仿佛白日里那一幕幕地狱一般的场景只是一场噩梦,梦醒了,她依然是那个爹娘捧在手心里的曾家大小姐。

大约是刚出锅的面鱼儿太烫了,曾英娘吃着吃着,眼圈都被烫红了,她埋着头,一口一口十分珍惜地吃着碗里的食物,这里不是曾家,面前这两位好心的公子也不可能一直白养着自己,她不愿意做那些正经人家所不齿的事情,所以,还是收起从前那些小女儿态罢,从今日起,她便是曾家唯一的顶梁柱了。

第二天起床的时候,明瑜发现曾英娘的装束变了,襦裙长长的裙摆被割断了一截,这样更方便在山间赶路,灵巧秀美的发髻也被打散了,在脑后束成了书生模样的发髻,袖口也用两根丝带牢牢绑住了,这样衣服不容易勾到树枝,而且蚊虫也钻不进去。

“我从前随爹爹出门的时候,见乡间的妇人们进山做活儿,都是这般打扮的,便学着装束了……两位恩公见笑了。”曾英娘有些不好意思地微微垂下脑袋。

这样打扮起来好像一个小郎君一般,但是行动确实比昨日那般装束方便多了。

“没什么见笑的,咱们山里人不像山下那般讲究,我家中也有几个妹妹,平日里淘气得很,在山中行走也多做小郎君打扮,曾娘子若是不嫌弃,可以与我几个妹妹住在一处。”

“恩公家的妹妹们,不与长辈住在一处么?”曾英娘忍不住问道,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不该这般冒失地打探旁人家中隐私的。

“这是咱们族中的规矩,族中男女,但凡成年了,便要分出去一个人住,捕猎耕种都是在一处的,这是要让孩子们知道养家的艰辛,今后成亲了,也不至于手足无措。”

“那、家中长辈呢?”曾英娘目瞪口呆地看着明瑜。

两位恩公明明都是这般明朗正义之人,怎的、怎的竟连家中长辈都不管?

这在讲究孝悌的世人看来简直就是离经叛道!

“家中长辈?自然也是另居一处了,长辈们也不耐烦小辈吵闹,住在庄子上也有人伺候照料,乐得逍遥自在呢。左右庄子上每年也有产出,日常生活所需也不缺,四季时令鲜果鱼肉,自然有族人送过去。”明瑜笑了笑,出言提醒道,“咱们山里的规矩和山下有所不同,曾娘子可要入乡随俗了,若是有那轻浮的敢出言调戏,尽管告诉我几个妹子,打得他哭爹喊娘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