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页

其实在他看来,拿这么一小篓子不值钱的树莓去求人,也实在是太过寒酸了,只是他如今身上也实在拿不出甚么好东西了。

“你来得正好,省得我去找你了。”见刘录欲言又止的,明瑜又不笨,自然也猜到约莫是拜师学艺的事儿,这孩子自从来到这花果山,一门心思的只惦记着一件事,那就是拜师学艺,学成后下山报仇,以前张道陵按着不允,自然有他的考量,如今却是不必有那许多顾虑了。

“师兄让我给你带句话,说是令你即刻带人下山,先去翠云山寻铁扇仙子的部属,再随他们一同去与他汇合。”明瑜看着刘录的表情从呆滞到难以置信,再到欣喜若狂,不由得也替他高兴。

“此番下山,好生听你师父的话,你师父素来护短,既是认了你,便不会令你吃亏的,只是你也要记住,你师父心怀天下,今后你在凡间行走,决不可做那残害百姓之事,否则的话,别说你师父了,我也不能容你。”

语气有些严肃,刘录却知道明瑜是为自己好,他在提醒自己花果山一派和张道陵对他的期许和底线,只要守好这一条,无论他在山下遇到甚么艰难险阻,张道陵和花果山一派,都绝不会坐视不管的。

此时此刻,刘录并不知道自己被明瑜寄予了何等厚望,他满心以为张道陵是在借着明瑜之口,训诫他决不可为了报仇不择手段,伤及无辜,他本就从未想过为了报仇牺牲他人,甚至于连一路护送他逃出来的这些侍卫,等大仇得报,他也要放他们自由的,今后他便跟着张道陵,潜心修炼,也做个像张道陵那样,受百姓拥护爱戴的天师。

而不是像他刘家那些先祖一般,靠着黎民百姓得了这天下,坐上帝王宝座之后,却以榨取百姓的血汗为食,实在是令人不齿!

这段时间,张道陵晾着他,他在这山里闲着无事,也曾下山去山下的两个庄子,和那些猴妖一起,帮他们耕种劳作,庄子上那些庄户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平日里闲聊之中,也难免说到如今山下的混战和百姓民生之艰难,言语间也没少说当今皇室的坏话,什么不恤民生艰难啦,什么纵容朝廷权贵鱼肉百姓啦,什么荒淫无道强征民女入宫啦……听得他这个姓刘的又是羞愧又是尴尬,连名字都不敢告诉人家,生怕这其中有认识他父王的,到时候一说起来,哎呀原来这个少年郎也是汉室子孙,那时候就真无地自容了。

因此,面对明瑜的训诫,刘录生怕他不信,指天发誓道:“我刘录今日对天发誓,他日下山,无论是否大仇得报,也绝不伤及无辜,若违此誓,人神共弃!”

“好!你也无须担忧,再替我带个口信与你师父,便说粮草的事情请他不必担心,我与阿时不日亦将下山,助他一臂之力。”这是明瑜回来的路上便与猴哥商量好了的,左右他们现在还不是太上老君亲口承认的徒儿,即便做了什么,干预了山下凡间的朝代更替,也不会给道门带来什么灾祸。再说了,受到张道陵的启发,明瑜也觉得,与其让猴哥隐居深山,避开佛道两教的纷争,倒不如干脆玩一票大的,和人族气运搅合在一处。

到时候,他们表明了立场,站在道门一边,替道门与那西方佛教正面杠,他就不信那如来和观音还会想要猴哥做那护送唐三藏西天取经的保镖!

再说了,即便是那唐三藏……明瑜冷笑一声,五百年后,有没有那大唐王朝还不一定呢,即便是有,他也定要搅黄了这西天取经之路,劝一位得道高僧放弃信仰不容易,把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小孩子教歪这件事,他自信还是有这番手段的。

不过,五百年后的事情,现在考虑还为时过早,当务之急,还是先结束山下的战乱,好教那西方佛门无用武之地才好。

至于他这番作为,会不会让天庭的神仙们不高兴?

呵呵,那帮高高在上的神仙,自诩超脱凡俗,到底还不是要凡间百姓的香火供奉?再敢瞎逼逼,他就学后世的天朝,大肆宣传无神论思想!

不过,有太上老君镇着,想来天庭那帮神仙也不敢拉他们家猴哥出来当靶子,老君爷爷护短又记仇,被他记恨上了,怕是今后几千年都没好日子过了,那西方佛教才创立教派多少年?老君爷爷在洪荒大杀四方的时候,西方的佛祖还没出生呢。

刘录带着他那帮忠心的侍卫下山了,和他一起下山的,还有在老君门下戴罪立功的哪吒,毕竟是自己的徒孙,老君也担心这刘录一帮子凡人下山去,万一不小心被弄死了,会坏了他那徒儿的大事,便让哪吒陪着走一趟,送刘录去与张道陵会合之后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