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页

可是要命的是,这年头粮食产量低得出奇,明瑜问过郡守了,寻常百姓人家,人均十亩地才勉强够缴纳各种捐税,余下来的还要掺着野菜才能勉强吃饱肚子,为了能多种地,底层老百姓只能努力生孩子,希望能多生男孩,长大了就能给家里多添几个壮劳力了。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老百姓只想到了以后的壮劳力,却很少想到,一个壮劳力在成年前也是需要粮食喂养长大的,于是越生越穷,生下来的婴儿夭折率也很高,明瑜不知道怎么去提高医疗水平,即便能提高,底层老百姓也花不起看病买药的钱,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提高亩产量,或者多找些像甜菜那样高产的、经济效益高的农作物,好让老百姓能多些来钱的路子。

有了钱,老百姓自己地里的产出便可以留着做口粮,给官府的捐税可以直接用银钱来缴纳,然后官府再批量从周围其他国家购买粮食牲畜作为军粮,前世很多发达国家都是这么干的。

黎郡天气湿润温暖,辣椒苗很快便出芽长高了,约莫长到半个筷子长短的时候,就可以拿去移植了。

可供栽种的空地毕竟不多,培育的辣椒苗还剩下不少,管事的来请示这些辣椒苗该如何处置,明瑜想了想,大手一挥——

“左右接下去也没甚么事儿了,吩咐下去,庄子上便分批让他们回家歇息两日吧,有多的辣椒苗都分一分,也让他们拿回家去,田间地头栽种些,吃不完的都叫他们摘了拿到庄子上,咱们挑好的收些来做剁辣椒。”

“对了,近日他们也辛苦了,叫账房支些银钱出来,回家探亲的,每人额外发一串钱外加十斤粗麦,二斤猪肉,两条鱼。”

猪是郡守让人直接从自己庄子上拉来的,五十多头,说是看两位仙师的新庄子太空旷了,特意命人寻了些壮实的猪、牛、羊送了来,明瑜和猴哥自己储物戒子里的肉食都还有许多库存,便一直养着没杀,这次正好,杀几头猪分一分,这些孩子们平日也着实辛苦了,好容易回家一趟,总不能教他们空着手回去吧?

鱼也是流沙河里捕捞的,用的是明瑜让人编织的新式渔网,如今流沙河里没有妖怪作乱,打渔是非常方便的。

牛二郎因为做活勤恳能吃苦,颇受管事的喜欢,便幸运地成为了第一批回家探亲的人,他找庄子上借了一条麻袋,将分到的粗麦、猪肉和鲜鱼都放在一起,分到的辣椒苗用柔软的青草捆扎好,放在最上面,想了想,又将新发下来的粗布也都带上了,这粗布洗一洗是很柔软的,正好带回去给嫂子,浆洗一番,留着给未来侄儿做几身小衣裳。

“花阿嬷,你家二郎回来啦!”伴随着村口孩童们的报信,花二郎扛着麻袋回村了。

去的时候只有手里一个小小的包袱,回来的时候却是一身崭新的粗布衣裳,身后还扛着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看来这花二郎是在外面出息了啊。

村民们不无羡慕地跟在花二郎身后看热闹,问他仙逝师的庄子大不大,问他可曾见过仙师,问他庄子上吃的都是什么,花二郎在村子里的时候瘦巴巴的,没想到不过去了两三个月,整个人肉眼可见地壮实了起来,据说仙师收人的时候特意吩咐了下面的管事,家中有人在军中服役的要优先录取,二郎父兄都在军中服役,也难怪不识字都能被录取了,一时间众人都有些懊悔,尤其是那些当初官府招募入伍的时候让家人逃进山里躲避服役的。

“我们仙师大人是极为和气的,还亲手教我们如何培育辣椒苗,对了,庄子上的辣椒苗太多了种不完,多出来的,仙师便让管事的给我们各人都分了些,带回家自己种。管事的说了,这辣椒苗乃是仙家所出,种出来的辣椒,有多的都教我们摘了送到庄子上卖了,听说能给两个钱一斤。”花二郎的语气里隐隐带着一丝骄傲。

虽说管事的说了,自家吃不完的可以拿去卖,可这么珍贵的辣椒,他们自家哪里舍得吃?自然是要都摘了拿去换了银钱的。

辣椒虽然还没种出来,但花二郎已经决定好了,卖辣椒的钱他是一个都不会动的,都攒起来,给家里的茅屋修缮一下,剩下的都留着,以后也教自家大侄子和城里那些小郎君一样去念书!

花家大郎的媳妇肚子已经很大了,还在院子里忙着晒干菜,家里粮食不够吃,不趁着天气好多采挖些野菜晒干了,到了冬日里粮食不够,是会饿死人的。

见到小叔子回来,大嫂子笑了笑,捧着肚子要去给二郎倒水,却被二郎喊住了。

“嫂嫂别累着了,我方才在村口喝了些泉水,不渴呢,对了,阿娘和三妹妹呢?我从庄子上带了些没栽完的辣椒苗,需得快些种下了。”有外人在,二郎也不好拿出麻袋里的肉和粮食,那肉也不多,他是打算留给家里人补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