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梦溪诡谈 野狼獾 861 字 3个月前

杨维德眼睁睁看着这片不祥的邪光,渐渐有了数寸长,其亮度也压倒了乙丑日孱弱的下弦月,如一轮苍白冷日般闪耀天关。这是与所有周而复始出现的可观测天体不同的天象,是古代天文典籍都不曾记录的异象,是一颗远在星河另一边的超新星爆发而产生的奇景。

杨维德手上酒杯落下,人也一屁股坐到地上。

那一刻,他张大嘴无法说话,甚至忘记了呼吸。

他知道大宋的劫数又到了,因为“日月同天,曌耀天下”的谶语,竟然验了。

由此,他也成为了最早观测,并描述这次“客星,晨出东方,守天关”的人类天文学家。

第86章 寂灭之光

86

至和元年 五月乙丑 子时

河北正定天宁寺,怀良正在藏经楼内抄写经文,手边还放着几封信。

他来到这座老家寺庙挂单已近三个月,起初有些担心,担心自己难逃法网,然而各州县城口门追查弥勒教余孽的公文都贴满了,诸葛遂智的名字赫然在首恶几人之中,却没有自己的画影图形,也并没有差人找上门来。官府并没有将怀良与诸葛遂智关联起来,所以也并不会有人来抓自己。沈括显然保护了自己,至少说服了包拯。

他手边的信是沈括以“钟隐”为收信人名字,寄来的信。他都看了但是没有回信。钟隐是李后主在书画上用过的一个名字,世人知道的不多,倒是因为沈括与怀良都鉴定过大内收藏的后主真迹,所以就成为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这样就能避免使用怀丙或者怀良这样曾经用过,写在信封上容易出篓子的名字。

这些图文并茂的信中,提到了沈括对“帽妖”的猜想和他绘制的那个漂浮在空中的“王则人头”,还有就是那把连环弩。他希望怀良给予一些反馈,然而怀良并没有回信。

他已然对自己曾经看重的那些技巧产生怀疑,对于通过洞悉天地玄机,一劳永逸解决民生的念头,也不再执迷,所以,既然已经在方外,又何必再跳回去?

他抄经抄的有些疲乏了。于是推开东面窗户,想透透气。于是看到了天关星测那片闪烁的光芒。

这一刻,他比所有人都更清楚,危机又在某个地方隐隐萌动。如果说弥勒教之前的方法都在于伪造各种神迹,那么眼下的神迹不是伪造的。以他的天文学知识,并不足以解释当下的情景。然而这不妨碍他猜到,有心人很可能会利用这次天象,如果这颗闪耀的客星及时消失,情况或许会好些。他暗暗记下方位,等待明天早上,继续观测这片神秘光芒,看它是否会起变化。

怀良重新坐回到桌子边,提起笔想要给沈括写一封信,提出一些建议,但是犹豫片刻又放下了笔。他想,历来天文志力的客星都是来去无据,出没不定,也许明天就不见了,最后什么也不会发生?

五月二十六日 卯初

沈括被惊慌失措回家的杨维德惊醒,以往杨维德凌晨回家时,夫人也都在门口等候,进门时两人都会十分安静。今天却有些反常,杨维德一直在门口叨叨叨说话,也听不清说些什么。沈括以为他最担心的那件事——帽妖又出现了。于是赶紧穿衣服出得院子。那边杨维德还在夫人嘀嘀咕咕。

“老师,是帽妖又现了?”

“你来的正好……你随我来。”

杨维德拉着沈括去后院,那里有一座丹房,用来实践杨维德的另一项基于古籍的研究——炼丹。

他的丹房很高,顶部平坦,因为经常要清理烟囱,所以有梯子可以爬上去。他领着沈括一起向上爬去。

如今是五月,此刻正好晨昏时分,太阳尚未升起但是东方天际已经发白。两人站立丹房顶上,杨维德指点正东。

沈括眼神并不算很好,但是此刻也发现远处一滩白光。那并不是即将跃出地平线的太阳,高度还要高些,就在天关星附近。它的亮度已经将那一片天际照亮,几乎隐没了边上暗淡得多的天关星。

“老师,学生不记得星图有此星,是为客星?”

“嗯,姑且可算做客星,李淳风的《观相玩占》里提过,客星者,非常之星。其出也无恒时;其居也无定所。忽见忽没,或行或止,不可推算,寓于星辰之间如客,故谓之客星。”

“我听老师有些慌张,只当是帽妖又现了,原来只是客星现于天关……”沈括松了一口气。

“存中此言差矣,你如何不知,历代忽现星空的客星,都非吉兆啊。汉建元六年,有客星现于东方,恰逢武帝欲止和亲,设伏于马邑。果然事败而匈奴引兵走,王师不利。是故,武帝次年改元元光。如今官家刚刚改元至和,却有客星闪烁东方,已然无从改元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