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这两份方案,在布局设计上,显得较为稚嫩,但胜在想法还行,尤其是第二份,有点趣味。

孟思岭开口:“还有吗?”

“……有!”阮书西拿起最后一份,“终极版。”

孟思岭眼皮微掀,觑她一眼,看向塞到手里的终极版。

“基于第二份的基础上,在这块小操场中央,种一棵树龄在50年左右的核桃树,酷暑时节,它会像一把大伞,为玩耍的小朋友们提供阴凉,还可以用来象征保护孩子们的福利院,作为福利院的标志物。”

“福利院为孩子们提供居所,是保护他们的港湾,就像这一把核桃树大伞。”

“而且它结出的果实要需要处理后才能吃,小朋友们可以和大人们协作处理,同时,它的枝干很粗壮,还可以搭一架秋千,小朋友推小朋友,或者大人推小朋友,都很不错。”

不管是方案中提到的每年一起种植农作物,在小朋友进来时种下一棵果树,还是最后一份中的协作处理果实,孟思岭感知到了方案中传递的一种理念——陪伴。

在福利院的小朋友,没有父母,他们所得的关爱,都来自照顾他们的工作人员,通过增加一些互动活动,增加了小朋友被陪伴的时间,也就得到了更多的关爱。

孟思岭共情到了这些小朋友们渴望被关爱的心情。

自有记忆起,她就是和外婆生活在一起,可那时的外婆很少在家,她的饮食起居都由一位不会说话的妇人负责,时常感到孤独。

这些年,空出晚饭时间回家陪外婆吃饭,也是觉得外婆或许会有她那时的心情,会需要人陪伴。

可两人总是安静地吃饭,有交流,也多是她汇报公司的事,这两年,多了相亲的事。

或许比起陪伴外婆,是她更需要亲人的陪伴。

阮书西觑着她的神情,小心翼翼说:“……这一份成本会高不少,树龄这么大的树,不便宜,而且有点难找,还会有不容易种活的风险。”

“就它吧。”孟思岭抚摸着图中绘画的核桃树,若有所思。

阮书西一脸欣喜,“小孟总的意思是,同意合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