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穿越成夫夫 杨舒予 867 字 3个月前

萧墨和木白难得有闲心在河边钓鱼,这片青纱帐是他们两个最用心的,就是想早一天吃上烤苞米。萧墨和木白谁也没带,他们两个把钓鱼杆支好以后就走进玉米地里。

“萧墨,你知道怎么挑玉米吗?得老一点儿的才好吃吧?”木白捏了捏玉米的外皮,他也不知道这棒玉米能不能吃。

萧墨在玉米地里找来找去的,有合适的他就掰下来扔到背着的竹筐里,“你去外面看着鱼杆,这里的叶子容易划伤脸,我掰好玉米就出来。”

“哦……”木白答应一起,他深一脚浅一脚的从玉米地里走出来,脖子和胳膊上被划出来的红道子痒痒的,他边走边挠。

小凳子带着米食往这边跑来,木白还以为发生什么事了呢,他站在那里等小凳子跑近。小凳子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木白面前,米食在后面扶了他一把。

“别急别急,你气喘匀了再说。”木白拿着蒲扇给小凳子扇风,米食看着小凳子着急又说不出话的样子难受,“侯爷,宫里来信说皇上他们要过来。”小凳子边喘边点头。

第三百二十四章 山庄小聚

如果一个男人暗恋着一个女人,或许是他感情经历的一个过程。但几个男人对同一个女人有了想法,那这个女人就是一个猎物,而对于这些男人来说这就是一场较量。

赛隆部落最近的空气越来越紧张,就连小孩子们在上课的时候都能感觉到周围不善的目光。在这样的情况下,老次仁果断把儿子们召集在一起分了家。

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对于丹珠和唐念来说更是如此。新成立的部落被丹珠命名为丹唐部落,象征着两族的合作,老次仁退位成为族里的长老。

在这个部落里,大家都是部落里的一员,没有奴隶没有欺压,她们要一起为部落的壮大而努力。当时老次仁为他们分家的时候就表明,以后他们老两口由外孙女养老。

三个儿子不是没有拒绝,可部落里最好的猎手都是老次仁培养起来的。他们就算有意见也做不了什么,而且他们的媳妇听到可以自己组部落都特别的高兴。

所以三个儿子分出了部落,他们各自寻找着合适的草场安营扎寨。而丹珠在和唐念在分完家以后,就带着两位老人和剩余的族人往边关方向迁移。

牛车和马车上都是他们的包裹,曾经热闹的部落现在只剩下一些生活过的痕迹。微风吹过,不知道带走了是谁掉落的头巾,族人们沉默不语地装车赶着牛羊牵着马匹。

丹珠一身戎装站在队伍一侧对着大家说道,“我们要迁往新的地方,在寒冬来临之前和边关多做几次生意,用来换取过冬的物资。”

丹珠看着族人不安的眼神,她举起马鞭,“我向长生天发誓,有我丹珠在的一天,绝不会抛弃我的族人。我要带着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要让我们的孩子能识字有饭吃,还要让我们有个安稳的家。从此以后,不用再受颠簸流离之苦。”

丹珠的眼里有着对未来的热情和向往,她的誓言感动了族人,大家举手欢唿。丹珠回头看着支持她的波拉和莫拉,还有姐妹唐念,他们为丹珠拍手鼓劲儿。

如今的唐念和草原上的姑娘一样,梳着长长的鞭子戴着绿松石的装饰。她举起手里的小马鞭对着丹珠挥了挥,丹珠在大家的支持下举起马鞭向前方一挥,“出发……”

三四十人的车队排起长长的队伍,赶着牛羊向前移动。丹珠催动马儿走到唐念身边,“我们的速度不快,到达目的地需要七天左右,这还不包括下雨或者大风的天气。”

唐念抬头看了看天,“没事儿,波拉说了,这段时间的天气没问题。咱们早点儿到就能早点儿把家搭建起来。”唐念手搭凉棚往远处看,带队的嘎拉嘎勐催促着队伍加快速度。

丹珠和唐念选中的地方是草原其他部落不要的地方,那里水草丰美就是靠近边关,距离边关有一天的路程,其他的部落都嫌那里容易被边关奇袭。

只有丹珠知道,在那里的小山另一侧可以安营扎寨,是个生活的好地方。只要给她两年的时间,她就能把部落壮大成为草原最大的部落。

她们挑先那里,就是因为可以和边关做生意。丹珠还想和关内多学习,她想让草原的孩子也知道关内有多好。这样的好,不是通过抢夺撕杀才能得来,要学会交换。

唐念之所以同意,是因为她想有一天光明正大的回去为自己报仇。她想知道,当她有一天站在那个女人面前的时候,她所做的一切能为族人容忍吗?

为了节约时间,她们的午饭都是在马背上吃的。下午会早一些寻找宿营地,除了让族人休息,就是让大家趁机采摘一些草原上的特产,这些以后都能换成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