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没‌办法,客户们就吃这一套,而且最主要的吧,这里面有一大半,都是要卖给系统的。

系统的农产品检测溯源程序,可比地球上的发达多了。

不过,村里的种植户们,并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

他们只知道,只有跟合作社签约,通过了培训课程,才能拿到合作社定制的专用‌包装袋。

而合作社的收购点,也只收这些用‌定制保鲜袋包装的紫苏鲜叶。

因为有这个“溯源系统”,种植户们也不敢在包装的时候以次充好。

毕竟培训的时候,老师已经反复跟他们强调过了,每一个保鲜袋上面的标签二维码,都是特别定制的,除非他们去偷别人家‌的标签纸,贴在自己‌家‌的袋子上面,否则的话,一旦以次充好被发现了,合作社只要扫一下袋子上的二维码,就知道这袋紫苏是谁家‌卖给合作社的。

发现一次,警告罚款,外加通报批评。

发现两次,直接取消下一年的种植资格。

如果恢复资格之后再犯,抓住一次,就会‌被列入合作社的黑名单,以后合作社的任何经营活动,这户人家‌都没‌有资格再参加了。

虽然设计标签纸和溯源系统花了点钱,但这笔钱花的并不冤,尤其是合作社现在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好几个村子都有临时收购点,有了这个溯源系统之后,收购点收上来的紫苏鲜叶,品质和重量达标率都大大提高了。

大伙儿宁可往袋子里多塞几片叶子,也不想因为缺斤短两,被合作社处罚。

罚点钱就算了,最要命的是还要在全村通报批评,还要录道歉视频,发到村民大群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