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扶苏自然知道这一点,否则他何必着急在庶民里推广文字和官学呢。

不趁着世家大族还没成气候、六国旧贵族遭遇灭顶之灾的时候赶紧动手撅了他们垄断的根基,再过个几十年只怕就迟了。

当初扶苏继位时大秦世家已经初见端倪,这群人精还个个都很狡猾,趁着扶苏收拾大一统遗留下来的问题时猥琐发育。于是等扶苏开始着手打破门阀垄断时,难度几乎翻了好几倍。

吃过一次亏,这次扶苏可不能再栽进同一个坑里了。

现在是最好的时机。

这会儿的大秦只有军功家族,没有文臣家族。文臣都还是创业的第一代,家中小辈尚未入朝。

最重要的,是如今正处在大一统的过程中。

值此新旧交替之时,有大量的新制度顶替旧制度。女官选拔、全民识字一类的变革,都可以乘着这个东风一起推广出去。

和废除分封制比起来,这两项不过是为了大秦的后续统治无奈做出的妥协罢了,非常不起眼,不是吗?

蒙毅发现长公子比自己考虑得周全,便不再忧虑。

事后,蒙毅与秦王政提起此事。

他感慨道:

“未曾想公子如此远见卓识,有王上当年的风范。”

秦王政嘴角微勾:

“不过雕虫小技罢了。”

蒙毅没法接这话。

王上的性子着实是别扭,明明心里高兴还不肯直接夸儿子。幸亏公子聪慧,否则父子之间岂不是要生出误会来?

秦王政却是听完蒙毅夸儿子之后心情甚是愉悦,哪怕是看到了和韩王安有关的奏报,也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恰逢扶苏从外头看完孩子们回来,秦王政便把奏报递给扶苏。

扶苏接过一看:

“韩侯?”

韩国灭亡之后,韩王安自然是没法继续当诸侯王了。但好歹是曾经的一国国君,秦王政还是很给面子地封了他一个“韩侯”的爵位。

这个爵位比较虚,毕竟大秦爵位都这样,没有封地,只有食邑。唯独少数几个人有封地,但也是特例,到此为止了,以后想都别想。

可,有食邑总比没有要好,这样至少不会饿死。

现在毕竟是灭国之战刚开始的时候,秦王政还是比较仁慈的。

等到最后一个齐国被灭的时候,齐王建可没这么好的待遇。直接被丢进深山老林自生自灭了,食物还得自己找。

总之,韩王安就是个摆在明面上的幌子,忽悠其他五国的君主看,被灭国的国君待遇还是不错的,所以你们别老负隅顽抗了,不行就投降了吧。

韩王安原以为自己会被直接弄死,没成想峰回路转,还能当个吃喝不愁的侯。

所以韩王安虽然仍旧沉浸在亡国的悲痛中,到底没有之前那么寝食难安了。就是被软禁着没有自由,让人心生抑郁。

倒是跟随他一同被抓的韩国旧贵族,对自己的遭遇颇有怨言。

上一世秦国灭韩之后没有把旧贵族抓光,只抓了一些比较出名的。

结果这群人一点都不懂安分守己为何物,趁着秦灭赵的关键时期在韩国旧都新郑发动叛乱,企图复国。

好嘛,原本韩王安能平平安安活到天下一统才会和齐王建等亡国之君一起被干掉。有旧贵族这么一折腾,那也别等统一了,直接动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