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扶苏感慨:

“齐地存粮必定很充足,他们又吃不完那么多,拿去酿酒实在浪费。”

齐国庶民大多是能吃饱饭的,剩下吃不饱的,也指望不上国君开库支援。府库里的存粮不好说,反正商贾手里多出来的都被制成酒水等贵价物品赚取利润了。

扶苏不嗜酒,所以他认为酿酒就是纯纯地浪费粮食。登基之后为了废止粮食酒,他绞尽脑汁让人从西域搞到了其他适合酿酒的作物。

扶苏陛下冷酷地想,人都要饿死了,你还想喝烈酒,喝你个头。

知道天下一统、社会安定之后人口爆发的规模有多恐怖吗?知道养活这么多人需要多少粮食吗?知道全天下的粮食产量其实跟不上人口增长吗?

敢用救命粮去酿酒,真是不顾黎庶的死活。允许你们喝点果酒不错了,嫌弃不够烈就蒸馏一下。

秦朝的粮食酒也没烈到哪里去,不就比米酒好点?果酒够他们喝的了。

经历过多年粮食危机的扶苏见不得齐赵的操作,感觉他们都是在挥霍大秦的存粮。想想就好心痛,于是逮到机会立刻决定索要粮草。

秦王政琢磨了一下:

“要粮的话,齐国其余君臣恐怕会阻拦。”

扶苏点头:

“所以要背着他们偷偷来。”

把运粮车伪装成运送金银财宝的车辆,等齐国臣子发现的时候,东西都送走了,追也追不回来。

秦王政:“后胜应当会配合,倒是可行。不过金银装不了几车,粮车数量却多,不好伪装。”

扶苏:“听闻齐地文风昌盛,存有大量典籍。阴之前便抱怨咸阳藏书不够丰富,正好让齐国抄录一些送来。”

十万字的竹简足足五辆车才能装下,可见运送书籍需要大量车架。以这个为借口,不会惹人生疑。

秦国不要藏书孤本,只想抄录一份,要求不算过分。

齐地的诸子百家只会举双手欢迎,他们做梦都想要自己的学说能入咸阳,以文教改善暴秦的蛮夷风气。

秦王政来了点兴致:

“齐国藏书,寡人倒是想要。”

粮草我所欲也,藏书亦我所欲也。

孝顺儿子扶苏立刻表示:安排。

回到咸阳之后,秦王政去准备册封太子的大典了。他觉得秦国历代的册封典礼不够庄重,想改一改,需要和礼官扯皮。

礼官劝诫祖制不得改,都是封太子凭什么长公子是特例。秦王政觉得那不一样,我儿子是当过天子的人,和以往的秦王不是一个档次的。

最后双方各退一步,秦王政同意先依循旧例举办典礼。待他一统天下,肯定要举办自己登基为天子的大典,到时候顺便给儿子再补一个风光的太子册封典礼。

这么一想就完美了,他儿子能办两次大典,其他人都没有。

双方扯皮结束,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秦王政也不得不进入加班模式,处理因为他外出耽误的政务。

扶苏则去处理军粮大事了,这可关系到秦国什么时候能发兵攻魏。

是的,虽然问齐国要粮的借口是打楚国军粮不够用,但其实秦国的下一个目标根本就不是楚国。

无所谓,反正齐王建好骗。楚国迟早要打的,让他再等等呗。

楚国一天不灭,秦国就能持续从齐国薅粮,这搞得扶苏都想倒数第二个灭楚了。

不过考虑到兔子急了还咬人,而且楚国确实不能久留,所以还是接在魏国后头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