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王上已经直接开口威胁了,再送估计就得按律惩处。看来讨好太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还是老老实实干活吧。

有了几个出头鸟被罚的例子,之后再没人敢动歪心思了。

秦国朝堂的风气为之一清,众人也彻底意识到由吕不韦、昌平君等人带起来的官场不良陋习该被取缔了。

当今王上是个喜欢做实事的,虽然不至于到眼里容不得沙子的地步。但一两次还好,反复试探他的底线一定会死得很惨。

昌平君原本还想用贿赂的方法得到出城机会,这么一搞又黄了。

朝中惯爱上行下效,秦王都明确表示不喜行贿了,其他人自然也不敢继续收。都怕惹了王上的眼,就此遭到厌弃。

如今大秦臣子还敢收的贿赂大概也只有来自齐楚燕三国的,毕竟这么做是为了政治目的。受贿的臣子也不会昧下财物,都是转手送去国库,帮大秦攻伐天下添砖加瓦。

昌平君发现最近事事不顺,算起来似乎都和太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他可真是又爱又恨。

当初和扶苏联手的时候,大约是他最畅快的时候。那时他靠着扶苏在秦国的地位如鱼得水,楚国那边都高看他一眼。

现在成了扶苏的敌人,昌平君才猛然意识到这个对手有多难搞。咸阳都传太子仁善温柔,他仁善个鬼。

就在昌平君着急上火的时候,府上意外收到了一封来自燕国客舍的信。

给他写信的是燕国使者高渐离。

高渐离?

昌平君努力回忆了一下,总算想起来了。对,有个燕国使者确实叫这名字。

都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当初荆轲刺秦失败惹怒秦王,燕王为了求和主动送上太子丹首级。替燕王出使之人就是这个叫高渐离的家伙,听说他仰慕大秦,完成燕王的交代之后就一直待在咸阳没有离开。

昌平君之前也听闻过一点对方的消息,这个高渐离似乎一直在试图送礼讨好秦国臣子。有人说他是见燕国气数已尽,就想借机入秦为官,免得陪燕国一起成为丧家之犬。

这个说法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昌平君之前也是这么以为的。但今日拆开信件之后,他才发现自己想岔了。

高渐离似乎另有打算。

他不知怎么看出了昌平君想逃走的意图,主动提出可以让昌平君躲入他的车架之中,随他一起出城。

不过高渐离还表示:

“此事急不得,须得等到秦楚交战之时,才好安排。但相邦最好还是从今日开始就称病,叫人习惯了您长期不出面。”

高渐离想的是,秦楚交战的时候,咸阳的戒严早就结束了。秦王把重点放在前线,应当会疏忽别的方面。

昌平君现在就开始布局装病,等到那个时候,即便秦王严加防备城中的楚人,昌平君这个病秧子应该也不会太受重视。

这个计策的重点在于昌平君的装病能不能骗过秦王,让朝中上下都相信他是真的命不久矣。

毕竟只有他快死了,秦王才会当真放松对他的看管。

昌平君其实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他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和高渐离联手。这个高渐离只怕还是在为燕国做事,但不管他想干什么,都和自己无关,自己只要能趁机逃出去就好了。

那么高渐离到底想做什么呢?

客舍内,高渐离郁闷地击着筑。

他确实凭借自己的乐理得到了秦王和太子的赏识,但有荆轲之事在前,每回他入宫演奏时都要遭受到严格的搜查。

在这样的防备下,高渐离认为自己应当很难在筑上动手脚。

而且抡起灌了铅的沉重乐器砸死秦王和太子,也确实不太容易。砸一个还好,砸两个他也担心自己力气不足会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