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徐夫人不这么想。

他给太子丹送匕首之前又不知道太子丹是拿去干什么的,这怎么能怪他?他那会儿正好游历燕国,听说太子丹重金求购神兵玉岩屋匕首,谁还会和钱过不去呢?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想借此打响名气。

太子丹看着人傻钱多的样子,又如此喜爱神兵。如果他愿意花(重读)海量金钱(重读)资助自己继续钻研冶炼之术那当然是最好的,即便不愿意,靠着太子丹扬名以后,自己说不定也能钓到个大方的金主。

结果谁能想到,这人是为了刺杀秦王,不是喜爱神兵想搞收藏。

也怪徐夫人年轻见识少,听到求购的是匕首也没多想。正常人求购神兵收藏都是求的宝剑,那样才比较气派。

但是问题不大。

秦王这不是好端端的没出事吗?还让他背了一口惊天巨锅呢。

反正别管出名的方式是怎么样的,他徐夫人就是成功出名了。哪怕其他金主看样子是不愿意资助他了,这不还有个秦王。

别人不清楚徐夫人匕首的含金量,秦王肯定知道。而且当今天下哪还有比秦王更财大气粗的诸侯王,投靠他准没错。

徐夫人摆出一副“我是来为大秦冶炼技术添砖加瓦”的模样,咸阳守卫虽然十分怀疑他的锻造技术,但还是向上禀报了。

当初那把真匕首在处理掉了淬毒的问题之后,已经交由墨家等人研究去了。如今锻造者主动送上门来,肯定不能放走。

就这样,徐夫人成功打入了秦国工匠集团,投诚投得十分顺利。

有了徐夫人的加入之后,秦国冶铁技术果然突飞猛进。

毕竟徐夫人是个很务实的人,在他发现秦王对他打造的神兵兴趣缺缺之后,立刻找准了新的研究方向。

秦王更在乎大规模冶铁,能研究出这个的话,以后的好处(科研经费)少不了。

徐夫人于是花了一点时间去琢磨给农人打制铁农具,借此赚取后续钻研神兵的巨额资助。

秦墨巨子劝他:

“别钻研那个了,王上喜欢泰阿剑。”

也不知道秦国是什么时候从楚王手里抢走的泰阿,反正这把名剑现在就在秦王政手里。当初李斯写《谏逐客书》时,就提到过秦王喜佩此剑,所以是肯定在灭楚之前就搞到手了。

巨子认为徐夫人打不出更好的宝剑,现在就是在白忙活。

徐夫人白他一眼:

“那我不知道打别的吗?”

天底下又不是只有剑,而且泰阿就一把。秦王佩了泰阿,他可以打一把别的献给太子啊。

更何况,他又不是为了讨好君上才研究神兵的。他是为了骗钱研究神兵,才讨好君主的好不好?对他来说提升自己的顶尖锻造水平才是重点。

呵,墨家巨子不会懂他的。

毕竟墨家弟子已经被秦王洗脑了,现在只会给秦王发明一些乱七八糟的小东西,根本没有兴趣往高深里钻研。

总之,攻打楚国的时候,秦国已经不怎么缺铁农具了。

墨家也是真的会省铁,只在刀刃上嵌入一点铁制零件,其他部分继续用木质的,这样就既能享受铁器的便利、又不用担心铁不够用了。

作为前线屯田的战士,王翦大军手里的铁农具还更好一点。比之普通庶民使用的那些,种田效率高上不少。

项燕和王翦有来有回地博弈了一番,谁也没捞到好。但项燕让人抢了些农具回来,毕竟来都来了,不捞一波感觉很亏。

搞到农具之后,项燕就更心动了。

屯田多好的法子啊,想用。但他不敢,他要是在边境种田,明天楚国上下就要指责他佣兵自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