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如何给百越甜头吊住他们,后续商谈时要怎么开价,这些都有预案。因而他特意指导过商队之人,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眼界限制了百越首领的想象力,他们其实对于外界到底有多少好东西是没有清晰概念的。

这样的人即便狮子大开口,开出的条件很多时候在秦国看来也不值一提。这就是缭刻意想要营造出的效果,他是秦使,当然要为秦国谋利。

扶苏好奇地问道:

“三位首领具体想要什么?”

谈判时若能提前得知对方的底线,将会事半功倍。不过首领们也不是傻子,应当不会主动透露,要看缭察言观色的本事了。

缭胸有成竹地笑了笑:

“臣虽不知他们的心中底线,但他们的最高预期臣却十分清楚。”

大部分时候,知道谈判对象的最高预期没什么用。一般人不会去满足对方的预期,都是尽量压低的。

最高预期和漫天要价不同。

以卖东西为例,我卖的这个东西成本价是10块。

我的底线肯定不是10块钱,毕竟我要赚钱。所以至少要卖个11、12之类的,具体看我最少肯赚多少。

而情况顺利的话,我的最高预期是可以卖到20,赚个翻倍的价格。但我报价时,可能会漫天要价出到50。

遇到不怎么会讲价的客人,我会以“给你打个折”为借口告诉你你出20就能拿走。这样你高兴我也高兴,说不定下次你还会来找我买东西。

遇到会讲价的呢,对方砍到11我就死不松口了。不过这样的买家不太受欢迎,卖家肯定更喜欢上一种。

现在百越拿的就是卖家的身份。

怎么把百越卖出个贴近他们心理最高预期的好价钱,给自家换来更大的好处,是百越首领的头等大事。

但他们错估了买家的财力,过来出价的不是他们以为的寻常客户,而是个大财主。

在大财主看来20还是50都属于小钱,他们都能满足。可是如果财主二话不说就掏了50块的话,百越恐怕不会单纯地高兴,而是会觉得秦国人傻钱多。

大秦当然不能给百越留下这样的印象。

他们需要的是百越认识到秦国确实财力丰厚,但秦国的钱也不是那么好拿的。你得听话才能换来好处,如果把秦国当傻子坑,后果你承担不起。

扶苏微微一笑:

“知道他们的最高预期,那就好办了。”

卖家的操作,买家也是可以反过来施展的。

虽然你出价50,但其实我知道你想卖到的是20。那我一开始故意出价15,并且不愿意松口。

等你心里安慰自己15也不错,是个好价格时。我再表示双方第一次正式做交易,我愿意和你结个善缘,再给你一点甜头。

最后我出到了20,你占了便宜,我也不亏。你觉得我大方,下次还愿意找我卖东西。

谈生意并不是处处都要寸步不让的,至少对于大秦来讲,这笔生意最重要的是皆大欢喜。因为后续他们还要治理百越,不是把百越“买”下来就完事了的,闹得难看只会给自己添麻烦。

反之,如果百越能高高兴兴地接受这次交易,并且对大秦留下一个好印象。那么后续秦吏进入百越的时候,做什么都能如鱼得水。

可见最高预期对大秦来说,比百越的底线更重要。只要不是一锤子买卖,一般都不会踩着人家底线要价,那样太得罪人了。

秦王政听着太子和使者缭你来我往地商讨怎么用小恩小惠拿下百越首领,心情有些微妙。

商业手段也能用在外交上头,这是很多君主都意识不到的。有些士人一味地瞧不起商人,只觉得对方奸猾,没什么大本事,显然是没吃过经济战的亏。

秦王政想起了吕不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