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其实始皇就是事情太多忙忘了,他满心满眼只有爱子,孙子那是什么?先往旁边稍稍,其他儿女也往旁边稍稍。

所以不是始皇不打算封太孙,纯粹就是没来得及。

大秦说起来勉强算是有封太孙的传统。

昭襄王当初看重安国君继位,便有一部分原因在子楚身上。

他认为安国君的这个嗣子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安国君自己也还行。这样大秦在他之后就可以连出两代及格线以上的君王了,两代之内不用担心秦国没落,辜负此前三代长辈的努力。

只是千算万算没算到,安国君给他守孝完之后三天就没了。他儿子子楚也没好到哪里去,就多活了三年。

幸好再下一代的公子政是个争气孩子。

哪怕这个特别争气的崽活得也不是很长吧,可他继位得早啊。当君王也当了三十多年呢,比他爹子楚的寿数还久。

这么缺德的笑话就暂且不说了,说回重点如果太子和太孙都不拉跨,早点确定继承人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始皇坐下喝了杯酒就想起这事了。

他偏头看了一眼委委屈屈的大孙子,沉默了片刻。想着现在虽然是在宴饮,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宴,在宴上宣布大事应当勉强算得上正式。

于是他补上了封太孙的诏令,刚坐下吃了口菜的李斯不得不又跑过去写诏书了。

李斯:恨!我和太子犯冲是吧?!

罪魁祸首太子殿下则在美滋滋地喝他的柘浆。

阿父说太子身体不好不宜饮酒,命人撤换了桌上的酒壶。其他人也不敢说大宴上不喝酒是不是不尊重人,哪有喝甜水代替的。

太子的不尊重能算不尊重吗?

是他们这些臣子不配太子喝酒,谢谢。

扶苏不爱喝酒的毛病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之前始皇帝还疑惑过,担忧是不是儿子在哪里受过酒水的折腾。

恢复记忆后他明了了。

是扶苏上一世身体垮掉后,服用的很多药物都会收到酒水的影响,导致药效大降。每每药效降低,他就要补喝一份。

喝一碗苦药已经够遭罪的了,因为这种原因多喝几次,扶苏坚决不肯。

反正他是太子,后来又是皇帝,谁也不敢逼他喝酒。大家都知道太子身体不好,也怕人喝出毛病来。

起初扶苏还没继位之前,只是太子一人不饮酒。等秦二世在位的时候,就演变成大家都不在宴上喝酒了。

开玩笑,当皇帝的都不喝酒,底下臣子谁敢喝啊?

老臣们还好,知道陛下真的是因为身体缘故不喝。新臣子们却摸不准,渐渐流传出了陛下闻不得酒气的流言。

于是一个两个的为了讨好陛下都不喝酒了,每次喝完还要仔细洗漱,生怕带上一丁点酒精的味道就会熏着陛下。

等到二十年后朝中不剩几个老臣了,大宴就成了聚众喝茶水。虽然喝得大家面有菜色,可谁也不敢抱怨什么。

这样的误会,扶苏会澄清吗?

当然不会!澄清之后还怎么欣赏爱卿们的精彩表情?

扶苏:我喜欢宴会。

逢年过节他就开宴,然后不仅笑看大家喝苦茶,还要坏心眼地给臣子赏菜。不爱吃蔬菜的就赏他蔬菜,不爱吃肉的就赏他肉,美其名曰不能挑食。

皇帝赏的菜不吃完显得不尊敬陛下,只能硬着头皮都给吃了。

可能是这样太缺德了,后来扶苏就身体恶化到无法开宴了。不过不要紧,太子可以代他开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