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确实如此。”

他提笔在上面标注了一下,准备留给后人。

当真占领了青海,那肯定是要继续往西修长城的。正如太子所言,长城沿着祁连山修就很合适。

始皇还道:

“寻常人难以适应高原气候,得记得在此训练出强悍的军队来。”

否则中原的兵去征战青藏高原,那简直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想占领西羌等地,就得先培训出不受当地地理条件影响的强兵来。

如今大量戎人往西羌奔逃,就空出了不少青海之地,好些地方都没了部落驻扎。可惜秦国没有余力过去占领,不然出兵剿灭月氏之后,说不定就能把整个青海纳入囊中了。

始皇略有些惋惜,不过他也知道这样的机会以后肯定还会有的。

瘟疫之类的东西又不是只出现一次,中原隔三差五就有大疫。大秦只需做好准备,不要再错过下一次机会即可。

说完青海的戎人,二人换了一张舆图去商讨匈奴的动向。

之前说过有些西部的匈奴人原本不愿意千里迢迢去打东胡,现在因为怕沾染瘟疫,倒是跑了一堆过去和东部匈奴结盟。

东部的匈奴听闻西边出现了瘟疫,也是大惊失色。防备了好久,确定过来投奔的匈奴没有感染,这才放心。

但这件事也变相促使了匈奴提前发动对东胡的进攻。

因为他们已经聚集到了足够的人手,而且人太多了。再不去抢一抢东胡,日子就要真过不下去了。

有些匈奴人过来投奔前狠狠心拿走了族里全部的粮食,还说等打下东胡再来接剩下的老弱妇孺去过好日子。

这话谁信谁是傻子。

真能打下东胡,就能从东胡抢女人生新的孩子。反正他们现在聚集的匈奴人数多,也不那么缺青壮了,还能等得起下一轮的孩子长成。

更何况,也不是所有匈奴都把孩子抛下的,被抛弃的更多还是老人和女人。

这些没有食物也没有依靠的人要是放着不管肯定要饿死,大秦一直关注着匈奴,当然直接就接手了过去。

老人也便罢了,妇孺是真的很有价值。

北边的边塞区域有一些匈奴混血的庶民,不太容易讨到媳妇。但因为他们混血的身份,天然亲近中原人,是大秦理想中的取代匈奴部落的人选。

被匈奴抛弃的女子正适合与他们通婚,大家都是匈奴后裔谁也别嫌弃谁。秦国愿意接纳这些老弱在大秦边境定居,已经算是格外开恩了。

等下一代的混血孩子出生,培训一番就可以直接去塞外划分草场,各自管辖一片区域。

还有这段时间收下的孩子,趁着年纪小洗脑一波,也将是非常合适的有生力量。

除却这些带匈奴血统的人外,其实还有些被抛弃的妇人是以前遭匈奴掳掠的中原女子。

这些女子大多已经无法归家了,不是时过境迁已经找不到家人,就是回去了也没立身之地。

燕赵边境倒是没有什么对女子贞节方面的苛刻要求,主要还是生存问题。家里田地本来不多,父母兄弟日子难过,又有自己的小家,哪有功夫多养个人。

实际上那些女子自己也不乐意继续待在边境,总有一种还会再次遭到掳掠的担忧和惊惧在。

秦吏便问他们愿不愿意去南边,南边现在正缺人手。

有些人去了,有些人没去。不论去不去,大秦各地都缺人,她们总不会没有个落脚地的。

秦吏给她们中不少人立了女户,不愿走的还能进工坊做工养活自己。时隔多年终于归乡,才恍然发现故国已经没了,但是日子好像更好过了。

这些人倒是比亲眼见证故国覆灭的庶民更快地倒向了大秦。

用她们的话来说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