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这一切的工作人员脸色难看,他以自身的角度评价着:“晏权,是个很可怕的人。”

之后的晏权还说:“你知道为什么傅泽荀会从制造人造灵师转向人造异灵吗?因为我。”

“是我影响了他,而我也是他的合作者之一。”

“我是桃花源企划的‘之一’,是人与异灵和谐相处的错误产物。但我也是一份证据,一份证明了那些实验人员,对同类进行了惨无人道实验的证据。他们都应该死刑,所以……他们死刑。”

针对这番话,记录者评论:“我认为,他是在告诉我,十八个死刑犯全部决定异灵化,也有他的引导。”

“或许我说的有些混乱,但预言者请求柳书玉告知我方处刑人员,处刑当天会发生意外这件事,它也同样在晏权的考虑中。”

“那些实验人员的死刑,是必然事件。但他们死亡以后会成异灵,而且还是被上百位灵师联合抹消,这才是晏权真正有意促成的事。”

“从心理学角度上分析他的观点,他既认为异灵是错误的,又认为异灵是正确的,他既不是人,也不是异灵,两种观点他都接受,两种观点也都不接受。”

“他的行为和目的等同于报复,但他决定曝光异灵贺景同的危险性,并引导民众沉浸在各种问题之中,这一行为更像是,他想将所有人都拖入与他自身如出一辙的漩涡……”

即,两种观点都接受,两种观点也都不接受。

人一定要有选择。

所谓的,只有没钱才会挑选,有钱一般全包,同样也是一种选择。

而唯独两条路都没法选,也都没法接受,这才是最窒息的。

这会让人陷入困兽一般的境地,不知前路,也不敢迈步。简单来说就是,直接将人的意志困死在原地。

审讯人员深呼了一口气,最后说道:“晏权告诉我的最后一句话就是”

“我还活着,但我已经死了。”

他的那种状态,那种深入人心的话语和眼神……

可能是因为之前他老实交代各种信息的行为,让审讯人员对他多了一丝不该有的信任。是以,当他说出这番话时,那种震撼,以及灵魂被触动的滋味,让审讯人员太过深刻。

“冷静点。”成楚柃打断了他那份自己都没有发现的激动。

“客观的审讯人员,可不能相信一个被审者的言论。”

“你太激动了。”

尽管嘴上如此说明,成楚柃也明白有些东西不能忽视。

有一个无论如何都不能忽略的事。

那就是,傅泽荀最初得到想要永生的普通人的合作支持,建立在懒惰异灵确实活了三百年的事实上。

更此之前的,他那人造灵师的念头,究竟为何转变成人为制造异灵,并让异灵对抗异灵……

这一点,在此之前一直都是个谜。

知道人造灵师无法实现,为何又突然知道人造异灵是能实现的?

观念是一个很夸张的东西。

从无到有,往往建立在细枝末节的信息了解上。

那需要时间来沉淀。

绝不是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可以得到的结论。

十年,数十年,以研究者的角度来说,也许一辈子都无法得到这种观念。

但傅泽荀却只用了三年,就不仅获得了观点,甚至还制造出来了大量人造异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