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很累,但大家都干得热火朝天。

接下来这半年的口粮都靠这一季的收成呢。

项春兰干着活,心里却惦记着闺女,她叹了口气,嘀咕:“也不知道小絮起来吃饭没。”

大儿媳蔡文丽看了眼项春兰,说:“小絮这几天心里不痛快,吃的也少,我瞧着她都瘦了,妈你回头给她煮个鸡蛋吧,给她补补身子。”

家里的东西都在婆婆手里捏着,婆婆又是个把闺女当心肝宝贝疼的,蔡文丽知道自己就算不说婆婆也会给小姑子开小灶,所以她是乐得做这个顺水人情的。

果然,听她这么说,项春兰满意地点点头:“我也这么想呢,这孩子几天功夫瘦得都脱相了。”

蔡文丽心里想的是,其实十里八乡要说跟她家小姑子似的养得这么好的,真是不多的。

不说家里但凡有点好东西,都是先紧着小姑子吃用,还有婆婆娘家那头呢,不管是姥姥还是几个舅舅,也都是一副生怕小姑子饿着冻着的样子,时不时地就会捎东西来。

自家条件一般,但婆婆娘家那头,大舅、小舅都是有工作的,条件可是比一般人家都要好些的,以他们疼小姑子的劲头,可想而知小姑子这日子过得多舒坦了。

也就这两天吃得少点,别说瘦脱相了,小姑子的气色真是比一般人都好。

甭管心里怎么想,蔡文丽嘴上却说:“是呀,瞧着怪让人心疼的。其实要我说,以小絮的能耐,哪怕这次没考上罐头厂,下次有机会也肯定是能考上的,说不准哪天县里工厂招工,小絮还能考到县里头去呢。”

项春兰完全不觉得蔡文丽这话是安慰她,她对自家闺女可是信心十足的:“你说的没错,回头我给你们大舅捎个信,让他给留意着。公社的厂子有什么好的,咱们小絮合该去县里,但凡县里有招工,小絮肯定能考上。”

蔡文丽:“……可不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