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从龙 竟夕起相思 2559 字 5个月前

第180章 暗影

卫戈明摆着不情愿,却也没多说什么,沉静地点点头。凡是林晗的决定,就算他心有疑议,最终都会依着他。

林晗并非乱点鸳鸯谱,那两人能结为连理,自然是美事一桩,若是不能,他断不会委屈了自家姑娘。

他没想过要藉由世家间的明争暗斗谋权。林晗的念头一直很简单直接,掌握军权,巩固一方,再计较问鼎之事。朝堂那一亩三分地,搅得再风云变动,只不过是表面水花,真正能改换时局的,还是实打实的强权。

这条路还是他从裴信跟聂铭身上学到的。掌握了军权的世族和普通清贵世家根本不一样,没了兵权,那就好比断爪的虎狼,全无威慑。

可假如有机会和世族交好,对他们没有坏处。锦上添花的事,谁不喜欢。

白昼很快消逝,清白的月亮爬上远山。大营各处点起火把,烧得夜幕通红,浓烟滚滚。

许久没有过如此闲适的时候,林晗却始终静不下心。从小养成的勤勉性子使得他总是不合时宜地别扭,分明是可以纵情畅玩的时机,偏偏总挂念着纷纭复杂的事务,瞻前顾后的。到最后正事没办成,玩得也不尽兴。

他回宴席间坐了片刻,丝毫融不进开怀畅饮的氛围,仔细考量,反正无心睡眠,不如抓紧时日把正事办了,便借口休息,转头牵了马,独自回府邸找书。

先前他在都护府的书阁里找过一遍,没寻到记述“洗盐法”的农书,只依稀记得,那是本整合了几位殿阁辅臣政论辩述的小集子。幼时在宫中读书,帝师还出过一道相关的重农考题。

做皇帝艰难至极,不光要权衡轻重,定国安邦,更得博闻强识,眼界开明,天文地理、农工术数无所不知。

林晗打道回府,正遇上三两个属官在门前举着火烛,一时疑惑得紧,便在马上问道:“怎么这会儿才回家?”

其中一人听见声,忙擎着蜡烛照了照,喜极道:“哎呀,是都护来了!”

林晗匆匆下马,皱眉打量几人。

“怎么回事,平日里不是一个比一个散得早。”

那几人面色发窘,连忙将手里的公函交到林晗手上。林晗就着晕黄的灯烛一看,那函上戳了几道通红的印章,先是凤台,再是几个道,州,郡,明摆着是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他在纸卷上一摸,顿时知道是朝中专用来给各地下达政令的纸,开口用兰金泥仔细封检,加盖了中书省的官印。

林晗拔出身上匕首,立地拆了信件,展开一读,便是一声长叹。

果然是政令,短短一封信,罗列了数十款项,言辞公事公办,催着宛康征发粮食,布匹和盐铁。

宛康富庶,跟塞外往来密切,珍惜宝物数不胜数,每年还需要进献诸多珍奇贡品,诸如香料异兽,锦缎玉石,宝剑良驹等。

林晗攥着公函腹诽,宛康都快吃不起饭了,他到哪征调这些玩意?火急火燎地传书发令,就是为了这点破事。

他一阵心烦意乱,跨进戒备森严的府邸,找了盏油灯举着,脚步轻快地转进书阁。

晚间夜朗天清,书阁外栽种的密树在微凉的晚风里簌簌摇晃,甫一进门,他便宁静了不少,寻了处桌案坐下。

置在案头的灯火静静燃烧,细黑的棉芯当中一点猩红,宛如朱砂。

夜里万籁俱寂,连风声也听不到,明亮的火焰时而摇晃。

林晗抬起眼睛,盯着黑漆漆的书阁甬道,浩繁的书柜庞然立地,如同冷硬的磐石。

他时不时瞟一眼烛火,漫不经心地翻过一页图册。纸张摩挲的声响清晰叩耳。

没有风,烛光却在动,还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倾倒,就在他对面。

他闭上双目,手上镇定地翻书,谨慎地谛听周遭的动静。视野里一片漆黑,听觉便被放大数倍,阒静死寂的空气忽而在耳畔活动起来,汇成一道河流,呼啸而过。

屋子里有人。

烛光依旧摇曳,是被这间屋子里另一个人的呼吸掀动的。

火光四周不见半点阴影,呼吸声绵长,镇定,对方跟他一样,在专注地捕捉彼此的动静。

林晗合上书册,一手探到桌案前,从笔帘上取下一枝白狼毫,蘸饱墨汁。

……人就藏在他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