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明月照我 乌合之宴 853 字 3个月前

聂照知道她心中所想,将她揽入怀中,摸摸她的头:“我知道,早晚一切都会结束的,到时候我们就回家。”

这条路,他们走得越来越远了,有时他猛地回想,才记起初衷不过是想买得起两个苹果给她,能安身立命而已,现如今他们从为人鱼肉变为刀俎,权力是会令人迷醉,但不足以麻痹一切。

果不其然,第二日清晨,荣代年就顶着浓重的黑眼圈和聂照“偶遇”了,两个人寒暄了一会儿,荣代年到底是个读书人,谄媚奉上之事做不来,只有行动表真心,把自己连夜写的革弊三策送给聂照。

他们说的什么,姜月并没有太听清,只知道临走时候荣代年更坚毅了几分,二人擦肩而过的时候,互相点了点头。

事实证明,复通商路确实是个好主意,逐城作为交通枢纽要塞,南通北往,大有可为。

以往逐城的商路禁了,苍南多迷谷毒瘴,不适合货品运输,吐罗和浑若的商品就要从南横渡海洋才能运送到大雍进行交易,其中的风险和损耗不言而喻。

早年无论贵族还是贫民,都十分推崇这两国的织物、香料、肉制品、水果,商路被禁后这些东西价格飞涨,自然成为贵族的心头宠,富户们都以这此炫富。

如今逐城重拾旧业,即便朝廷下令本文由叭刘一七期伞伞零四,君羊整理不允许与逐城交易,避免助长孽党气焰,违令者杖十,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原的商人会零散从南边将货品带入,谎称是走海运而来。

因物美价廉,百姓争相购入,朝廷屡禁而不止。

逐城除却前三个月入不敷出,待到九月便渐渐盆满钵满,有了起家的样子。

自然商路在,就免不得沿路会有劫匪。

前夜刚下了一场霜,天还蒙蒙亮,一片苍色之中,冷肃的刺棱棱的白突兀地扎得满眼都是,待到天明太阳出来,这些霜花才会褪去,姜月拢了拢领口的兔毛,哈气变成一卷白色的烟雾融入到苍色中。

“早些回来。”聂照帮她把帽子扣好,在据理力争之下,这只帽子并没有被突发奇想的缝上什么兔耳朵。

姜月点点头,她翻身上马,带人从南城出了逐城再向西去。

西边的哑巴谷中埋伏了一伙强盗,似对地形十分熟稔,专劫过往商队。

该地之所以叫哑巴谷,是因为谷成环形,凡是经过其中,就算呼救地再大声,声音也会被地形所收拢,在其中回荡,因此商队定位不准,无法及时救援。

这些强盗倒是盗亦有道,每次只截取过路商队一半的货物,听来往商人说,他们的头目人还不错,从不伤人,不过就算如此,长此以往损失亦是不可估量。

剿匪是姜月主动请命的,她在抚西闷在没事做无聊,加上她这样人畜无害的扮作商人更有迷惑性,所以便去了,只是她没经过商,恐伪装不好,便带了胡玉娘陪同。

胡玉娘是大雍前往吐罗的商人,姜月则是她的女儿,她常年经商,身上自有一股浸淫到骨子里的干练和精明,做不得假,姜月穿着白绒绒的狐裘,半张雪白的小脸都藏在兔绒围领里,玉雪可爱,娇贵的确实像胡玉娘的小女儿。

姜月姓什么不重要,总归她现在姓胡,骑着马跟在胡玉娘后面。

一行人行至哑巴谷时,为了不引人怀疑,特意加快了速度,似乎真的像一队商人,打算趁着天蒙蒙亮贼人丧失警惕的时候通过这里。

只是他们走至哑巴谷边界了,也依旧没见着那些贼人的影儿。

姜月不禁疑惑,他们装的难道不像吗?只要稍微打听,便知道是有胡玉娘这么个商人的,按照正常讲,贼人之中总有守夜放哨的,自己带了这么多货,不抢简直不合理。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他们既然走出去了,再返回恐怕惹得对方怀疑,便干脆心一横穿过了哑巴谷。

胡玉娘用染着蔻丹的手打了个哈欠:“得嘞,走都走出来了,短时间是不能再回了,干脆直接去吐罗换些商品回来,说不定这些贼人作息规律,不会在晚上打劫呢,咱们回来时白天路过瞧瞧。”

姜月想着此言有理,勒马跟上,觉得这伙贼人还真是与众不同,从各大商户的口供中来看,这些贼人确实多在白天出没,与平常的山贼截然相反。

胡玉娘回身捏捏她的脸颊,娇笑,眼尾延伸出一条长长的,妩媚的眼纹褶皱:“我就说,咱们两个是有母女缘分的,你如今就算不想也要跟我当一路的母女了。”

“这么多年了,您还记挂着这事儿呢。”姜月问,她只当胡玉娘是常年孤身一人,身边寂寞,可若是寂寞总能找到个孩子收养,何必要总记着没能收养她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