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明月照我 乌合之宴 844 字 3个月前

聂照细想,那独食大抵是在姜月入学半年之内的事情,半年之后那家摊主就举家搬迁了,不过这么久之前的时候,她能忍到今天还记得,可见当时多震惊。

无论做个慈父还是慈母或是慈兄,做饭都是必不可少的,但他的手艺真是相当抱歉,他自己大多数时候实难下咽。最关键的是他当时穷得叮当响,依照姜月的饭量,条件实在不允许再带她下馆子,还是在家做着吃省钱,反正她也不挑食,随随便便养不死就行。

“路边摊不干净,没有家里做的饭健康,当时你还小,我是为了你好,这种不健康的东西我自己吃吃就算了,毕竟我当时已经是大人了。”

聂照把栗子在桌上一滚,露出里头澄黄的肉,在一番狡辩后不待姜月开口塞给她,顺势堵住了她将要说出口的话。

姜月不买账,吃了栗子后幽幽开口:“三哥你当时恐怕是嫌我吃得多所以才不愿意带我出去开小灶的吧,而且我那么好养活,随便喂点什么就能活。除非你现在再给我剥一个栗子和一个地瓜,不然这件事我是不会轻易忘记的,还有你之前把掉在地上的馒头给我吃,你以为我没看见,其实我看得清清楚楚……”

要是翻旧账,那可有的翻,姜月刚来那半年,聂照对她的罪行简直罄竹难书,当即打住她:“得,您老别说话了,这锅栗子地瓜土豆我都给您剥好了喂嘴里成吗?不够我还能再烤两锅,您老有什么吩咐尽管说话,小的一定尽心尽力让您满意。”

他说着,往小炉子里扔了两个卤鸡蛋,问:“鸡蛋也吃吧?我前儿刚卤好的。”

二人正围炉团坐着,小瓦带着一身风雪,急匆匆递进来信:“八百里加急,赫连端死了,他不仅手握太子出宫潜逃时带走的太后凤印,前些日子不知道怎么得到了传国玉玺,由此士气大增,大雍不少兵士纷纷叛逃,加之新主帅无能,将朝廷军队逼退到了长平关,秦徊决策失误,公孙烬战死长平关。

赫连端得到玉玺,又接连退敌,因此预备广发英雄帖大宴诸侯,不料请帖未发,就已经遭遇刺杀,赫连端与长子皆身死,如今靖北大乱,群龙无首。”

“什么?”姜月不由得震惊,嚯地站起身问,“赫连玉呢?他没死吧?”

小瓦摇头:“赫连二公子知道靖北不安全,多半是亲近之人行刺,所以护送家中女眷逃亡,因玉玺不知所踪,所以各路诸侯怀疑是他带走了玉玺,正蠢蠢欲动。”

玉玺流传百代,是天命所归的象征,得玉玺者无疑会被认为是上天眷顾,何况玉玺又与皇陵紧密相连,昭示了皇陵入口所在,龙脉所在,是大雍祖宗根基所在。

赫连玉能逃亡的地方不多,尤其带着一群女眷,他素日爱与江湖侠客相交,但侠客势单力薄,若要求援会给他们带来灭门之灾,能去的地方不是他外祖家就是这里,他外祖一家都是文人清流,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所以最有可能的,还是抚西。

聂照语焉不详:“抚西干脆不要叫抚西,改名叫避难地好了,但凡谁有危险,都跑来这儿一躲就万事大吉了。他身上要是真带着玉玺,来到这里那麻烦可就大了 。”

他与赫连玉没多大交情,甚至见着对方就烦,烦得恨不得他去死,他承认嫉妒简直像喝水一样简单,他在赫连玉身上,看到了死去的自己。

但就实而论,赫连玉的到来,绝对会打破抚西现有的宁静,被迫提前参与到这场争斗之中,到时候连年战争,好不容易得到喘息的抚西会再次生灵涂炭,这是谁都不愿意见到的事情。

“近日四方城门都换上亲信,他如果想来寻求庇佑,自然可以,让他当着那些人的面把玉玺丢下悬崖,那东西不重要,如果没有玉玺,就随便找个什么相似的玉器扔下去,总之到时候摔得四分五裂,大可让他们挣破头去找去抢。”

聂照这话亏得没叫那些幕僚听得了,不然要大大痛哭他败家,玉玺若能在手,又联合第五扶引,皇位岂不唾手可得?

姜月听得赫连玉没死,悬着的心放下许多,应和:“先照主君说的办,这件事千万不要泄露出去,就算是府上的幕僚,也不要透露分毫。另再给哥哥传信,近来叫他暗中好生戒备。”

人心贪婪,无论是想借机夺取玉玺的,还是怕赫连玉牵连到抚西打算暗中处理他的,都要有所防备。

夜半,果然如姜月他们二人所料,赫连玉带着人悄悄潜入进城,只是亲信还没来得及将他带回府上,他就将身后的女子往前一推,转身走了。

小瓦只能将赫连青,也就是赫连玉的姐姐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