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明月照我 乌合之宴 845 字 3个月前

“你听嫂嫂说,死是不值得的,你性格柔弱,若能找到聂小郎为庇佑最好,若是找不到……活着总比死了强,”刘氏从胸口掏出一块铜牌,交给姜月,“这是你与聂家定亲的信物,我从你堂兄那儿得来的,聂小郎君是家中幺子,似乎单一个照字,当年流放之处在逐城,我也只能帮到你这些了。”

但在那么大一个逐城找一个姓聂的,更多滋源加抠抠君羊幺污儿二漆雾二吧椅了解名讳还不是太确定的人,犹如大海捞针,刘氏的丈夫毕竟与姜月隔了几房,对她这门亲事了解有限,周氏倒是完完全全知道,但厌弃姜月,更不肯多说。

刘氏劝了又劝,其实她不敢确定,若是真没找见人,姜月这种从小被“三贞九烈”浇灌透了的姑娘是否真能好好活着,但她已经做了自己所能为她做的一切,若姜月还是死了,只能说人各有命。

刘氏怂恿姜月吊死,又跑去喊来后院女宾,一气哭诉,灿州最爱拿这种女子做表率,大张旗鼓的溢美表诵,太守夫人也不好再继续下去这门婚事,只得褒奖她一番,让姜家送她去寻夫,姜月这才扭转了命运。

姜月再不济也知道刘氏是在全心全意帮她,她连忙下地,冲着刘氏磕了几个头:“多谢嫂嫂好意,只是妇女贞洁,从一而终。奴奴此行必会寻得郎君,若是寻不到,便随他一同去了,也不辜负婚约一场。”

刘氏喟叹,难再劝她什么,只好将她拉起来,抱着,将她的头发全剃了,作难民里的男童打扮,才让她准备好明天上路。

刘氏走后,姜月怀着紧张忐忑的心情,直到子时才有睡意,第二天一早,她带了两身衣服,去拜别周氏和小周氏。

还未进院子,就听到里面鬼哭狼嚎的,有个年轻男人扯着嗓子在里面嚎。

“她打我媳妇儿,她打我媳妇儿啊!她打我媳妇儿就等于打我,娘,啊!娘,哇,我不管,你得让我打回来!”

姜月虽未见其人,却猜测是她那个堂兄又在撒泼。

她堂兄姜祈是灿州出了名的纨绔子弟,不仅是小周氏的老来子还是独子,被惯得无法无天,但也是传闻,碍于男女大防,姜月从未与这位隔房堂兄见过面。

她不敢多想,低眉颔首小步走进去等着安排。

姜祈昨晚见到刘氏泪眼汪汪的回去,就开始满府里的发疯,一身金线绣的衣裳就往地上打滚,还踢了周氏,要扇人家巴掌,小周氏被姜祈搞得焦头烂额,周氏被气晕还没醒,谁都没有心思再理姜月。

过了一会儿,院子里才出来一个满脸横肉的婆子,高壮健硕,冲她皮笑肉不笑地呲了下牙,说:“请吧,月娘。老奴姓丁,你可以叫我丁嬷嬷。”

姜月心突突地跳,有些喘不上气,但说不上为什么,乖乖行了个礼,然后低着头上了马车。

没过多久,马车行到街上,热热闹闹人声鼎沸,她年纪到底太小,渐渐的被车外的热闹所吸引,忘记了那种没由来的心慌。

长这么大,姜月还是头一次出门,她顾及着家中教导,不好拉开帘子看,就将耳朵贴在车窗上,仔细听外头的动静,听得出神入迷,已然十分满足。

马车平稳地出了城,没有走官道,反而是进了林间小路,走了一段儿后,突然停下,姜月一怔,平复的心跳又突突跳起来,有种不好的预感。

与此同时,车帘被掀开,丁嬷嬷阴森的脸伸了进来。

“真漂亮的小娘子啊,细皮嫩肉的,”对方掂了掂手中赶马的鞭子,目光追着她像一条阴毒的蛇湿滑黏腻,语气森然。

姜月不解其意,但是直觉告诉她此人危险,她忍不住抱着包袱往后坐了坐,不敢看对方,声如蚊鸣一般:“对,对不起,您继续赶车吧。”

她猜测自己是哪里让对方不满了,连忙道歉。

母亲之前在时常教导她,要常思己过。为何别人偏偏对你态度不好?为何只有你偏偏惹人讨厌?问题难倒不是出在你身上吗?

姜月因此养成了个爱反思的好习惯。

丁嬷嬷笑着,脸上褶子挤到一起,露出一口比普通人更尖锐的牙,森森开口:“确实该道歉,得罪了太守家的郎君,你早就该知道要付出代价。”

太守夫人宽容,不计较此事,可那位太守公子却不好打发,煮熟的鸭子到嘴飞了,他能乐意吗?

作者有话说:

月宝现在还是个十一岁,身高一米三三,没读过书,被错误教育荼毒的小萝莉,给小聂个机会,给他个当妈的机会。

hello小聂你在哪?你老婆已经在路上了,记得砸锅卖铁养崽哈,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