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江月令 古星乐 873 字 3个月前

很难想象这就是方才咄咄逼人的表哥,仅仅片刻功夫,对方居然能露出这样的弱势。

于是她乘胜追击地问了下去:“江世子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

“他做了兵部侍郎。”听到此人名字,白景辰像是兜头迎了一捧凉水,马上冷静得不得了,“虽然枢密院权势过重,兵部像个无用摆设,但到底也与打仗有关,让江闻夕这个武臣当了,总比做个无实权的勋官强。”

“好了,不说他了。”

温宛意多问这一句,不是为了故意气表哥,她只是想起了江世子跟在镇国将军身后的模样,像一根独身面临骤雨狂风的竹,所有的潇洒和无畏都是装的,若非逼不得已,他何尝不想有个依仗?

她还记得他说——他的父亲总也扫兴,会二话不说就烧掉他喜爱的草编蚂蚱,口头常也苛责他。

世上的很多父亲,都是如此不苟言笑,温宛意知道自己爹爹不会在自己面前做这种事情,但他也不愿意和自己说一些宫廷里面的事儿,哪怕每次她问了,对方也只会回一句——你身为女儿家,问这些事儿做什么,无论发生什么,都与你无关的。

镇国将军不懂儿子的“草编蚂蚱”有什么值得看的,就像她的阿爹不愿意把政事告知她,这件两件事说到底,不也如出一辙?

“表哥。”温宛意见自己表哥终于好转了不少,所以也歇在他身边,小声提问道,“方才你与我提这些朝堂上的事情,难道不会觉得白费口舌吗?”

白景辰侧身:“怎么会这样想?”

“我不是男子,无官无爵,不仅在政事上帮不到你,甚至还得问你很多。”温宛意想到这里,不自觉地垂了眼眸,掩饰自己的无力,“让你忧心牵挂,哪怕深夜醉酒,也不放心地来看我是否安好。”

白景辰抬手拢着她腰身,靠得很近,说话时依旧带着好心情的笑:“宛意,你的阿爹会和阿娘促膝长谈吗,家事、政事、万千事。”

这声“宛意”叫的突兀,温宛意有些不适应,她认真地想了想,回答他:“会的,只是阿爹不和我说,也不让我听。”

“一些政事涉及朝堂,说的时候要注意隔墙有耳,所以不可轻易与旁人闲说,你的阿爹与自己的夫人聊这些事,可以共同保全国公府的权势利益,联手去整治那些外人。”白景辰抬手,帮她整理耳畔的碎发,眼眸温和得像是要把人溺进去,“但他不让你听这些,是因为说给你后,会让你多想,致使你忧虑在心,同样的时间下,他只能先与夫人说。”

温宛意不解:“那表哥你为什么要和我说……”

“因为你我是至亲之人。”白景辰俯低一些,鼻尖轻轻挨着她脸颊,以一个亲昵的角度蹭了蹭,“我们是会永远在一起的。”

温宛意默默睁大眼眸:“啊?”

“像你的阿爹阿娘一样,我们永远是‘共同’的,所以不需要避讳,不需要隐瞒,免得别有用心地人从中作梗。”白景辰退后了些,笑道,“若他日,有无事献殷勤的人来巴结表妹,表妹也能分清敌我。遇到那些外人,也能提前有个防备。”

温宛意点头:“好。”

第49章 翰林

◎以后太子的手恐怕就伸不到吏部了◎

上巳节过后, 梁域遣了使臣来朝,送了几位美人,一副想要交好的架势, 两地边界的战火眼看就要平息几年了, 皇帝明面上大手一挥, 允准了更多的商贸往来, 其实暗戳戳地又启用了一批人,明里暗里地盯着商路。

不过, 恒亲王府倒是难得清闲几日, 近日京中太平了不少, 白景辰也常能陪在表妹身边。

温宛意眼看表哥身边添了不少人, 有的是僚属,有的是早早来站队的, 还有的人则是与太子交恶, 来恒亲王这里寻求庇佑的。就像表哥说过的一样, 这里每一个人的身份以及来历, 表哥都会条分缕析地交代给她。

温宛意都记着了。

她常在王府, 偶尔总会与其中几人打个照面, 若受表哥信赖的, 也会在闲暇时多聊几句, 但若是表哥不待见的人, 她也懒得过多寒暄, 几句话打发了便是。

当然,这里面也总有一些脑袋不太好使的,比如翰林学士邓文郁, 在表哥那里没留个好印象, 竟然妄图从她这里走个捷径, 每次想方设法地弄出个“偶遇”来,又费尽心思地要送她礼。

“阁下这是何意?”温宛意露出诧异的神色,明知故问地道,“我虽说是王爷的表妹,但也只是来王府暂住一段时日,在王爷心中没什么分量,如此贵礼赠与我,怕是浪费了。”

邓文郁亦步亦趋地跟在她身后,殷切地笑道:“温姑娘过谦了,如今谁不晓得王爷心疼您,若您能在王爷面前帮我美言几句……”